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南郡

淮南郡

①三国魏黄初四年 (223) 改淮南国置,治所在寿春县 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巢湖、肥西以北,塘河以东,凤阳、滁州市以西地区。太和六年 (232) 为楚国,嘉平元年 (249)复为淮南郡。西晋辖境扩大,东南至大江。东晋太元中改为南梁郡。隋大业初又改寿州为淮南郡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复为寿州。

②东晋成帝咸和初侨置,东晋末割丹阳郡之于湖、芜湖两县为境。属扬州,治于湖县 (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旋属扬州。南齐复属南豫州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③南齐侨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阁口县 (今河南桐柏县东南)。后废。

④西魏析南阳郡置,属顺州。治所在安化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北周置,属南郢州。治所在东新蔡县 (今河南潢川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
(1)三国魏嘉平初改淮南国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属扬州。东晋太元中改名南梁郡。南朝宋又改淮南郡,旋复为南梁郡。隋大业间又改寿州为淮南郡,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为寿州。(2)东晋咸和初侨置于于湖(今安徽当涂县南),后割于湖、芜湖二县为实土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当涂、芜湖、繁昌、南陵、铜陵等县地。隋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唐庄

    即今天津市东南陈塘庄。旧有津浦铁路良陈支线通此。

  • 涿鹿左卫

    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涿鹿卫。

  • 阪高

    春秋楚地,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六年(前611),“楚人谋徙于阪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年):麇人率百濮将伐楚,“楚人谋徙于阪高”

  • 宁县

    ①西汉置,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河北万全县。三国时废。②明洪武初降宁州置,属南昌府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弘治十六年(1503)复升为宁州。③1913年改宁州置,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。因与

  • 若县

    亦作鄀县。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东汉改为鄀侯国。即“鄀县”。

  • 騩山

   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·中次三经》: 青要山 “又东十里曰騩山,其上有美枣, 其阴有琈之玉。 正回之水出焉, 而北流注于河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正回之水 “出騩山,疆

  • 协阳关水

   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协阳关水“东北流历笄头山,又北径潘县故城,左会潘泉故渎。……关水又东北流,注于㶟水”。

  • 南乡墟

   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北三十里南乡圩。明为南乡千户所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东安县西北有南乡墟。

  • 下爱茶峒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(1428)置,属东乡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。属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。清废。

  • 滏水

    上游即今河北磁县滏阳河,下游西汉时东北至今肥乡县西入漳水,北魏前改在古邺城 (今临漳县西南) 东入漳。左思 《魏都赋》 “北临漳滏”,即此。元、明后改流成为今滏阳河。古水名。上游即今河北省磁县滏阳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