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阳郡

淮阳郡

①东晋义熙中土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角城县 (北齐改文城县,北周改临清县,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②西魏置,为辅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北周废。

③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陈州置,治所在宛丘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华县以东,郸城县以西,太康县以南,安徽临泉县西部以北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陈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复为淮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又改为陈州。


(1)东晋义熙中置,治淮阳城(今江苏淮安市西南、古泗水西岸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淮安、泗阳、宿迁等市县地。属徐州。北魏时辖境缩小,属东楚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2)隋大业初改陈州置,治宛丘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唐初复为陈州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陈州为淮阳郡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沈丘、太康、西华、项城、商水等市县地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陈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隆舟城

    即隆州城。在今山西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隆舟城 “在祁县东南三十里。相传北汉刘继元筑以拒敌”。

  • 祥符观市

    即今江西高安县东北十五里祥符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高安县东北有祥符观。

  • 全旺

    即今浙江衢县东南全旺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长松县

    ①北魏置,属卢北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石鸡坝乡。西魏改名建昌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复名长松县。大业后属武都郡。唐属文州,贞元六年(790)省入曲水县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

  • 万福庄

    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八十里万福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盖平县:“万福庄距盖平县治东南约一百里。在往庄河县道路上,户数一百二十, 人口约七百。”

  • 黄巷坂

    一作黄卷坂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,旧潼关东北黄河南岸。其坂隆起,下望关城。潘岳 《西征赋》: “溯黄巷以济潼。”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自潼关北东流,水侧有长坂,谓之黄巷坂,傍绝涧,涉此坂以升潼关。

  • 扎克骓布

    即察雅。在今西藏察雅县东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扎克,大山峰也。雅布,檐也。地有山峰,下瞰如檐,故名。”

  • 永兴场

    ①在今福建上杭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永兴场在县东五十里。”②即今四川宜宾县东北永兴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宜宾县:永兴场在“治东北九十里”。

  • 浈阳峡

    一名皋石山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艺文类聚》 卷6引王韶之 《始兴记》: “梁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,长二十余里。山岭纡郁,丛流曲勃。” 《水经· 溱水注》: “溱水又西南,历皋口、太尉二山之间,

  • 周家店市

    即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八十里周家店。《清一统志 · 常德府二》: 武陵县东北有 “周家店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