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江

清江

①即今江西樟树市南之赣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4临江军: 清江 “发源于清江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清江 “在府城 (今临江镇) 南,即赣、袁二江之合流也。赣水自吉安府吉水县流经峡江、新淦二县,而北至府南十里万石洲南,西会于袁水”。

②又名夷水、盐水。在今湖北省西南部。为长江支流。源出湖北利川市西部齐岳山东麓,东流至枝城市北注入长江。《水经·夷水注》: “夷水即佷山清江也。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。蜀人见其澄清,因名清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2荆州府: 清江 “在长阳县南。一名夷水。源出旧施州开蛮界,经建始县境流入本县,至宜都县入大江,以其流独清而不混,因名清江”。

③在今广西横县东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3横州: 清江 “在宁浦东十五里。有嘉鱼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横州: 清江 “源出州北,经六么山下。又南有从化水流合焉,注入郁江”。

④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兴业县: 清江 “在县西南九里。亦在葵山”。

⑤即㵲水。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清江 “经镇远府境,曰镇阳江。流至府西三十里,曰住溪,以众水所潴也。又东经城南,曰架溪。至府东三十里,曰平溪。流入湖广沅州境,注于沅江”。


古称夷水,又称盐水。长江中游支流。在湖北省西南部。《水经注·夷水》:“夷水即佷山清江也,水色清照十丈,分沙石,蜀人见其澄清,因名清江也。”源出利川市齐岳山,流经恩施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,在宜都市区汇入长江。长423千米,流域面积1.67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464米3/秒。流经多山地,落差很大。主要支流有贡水、海洋河等。流域内森林茂密,景色秀丽。为长江荆江段洪水的主要来源,夏季常有洪灾。1994年建有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以下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甲山

    亦名侯甲山、护甲岭。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有长坂,谓之胡甲岭,即刘歆 《遂初赋》 所谓‘越侯甲而长驱’ 者也”。

  • ?林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 属雅州都督府。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作祸林州。后废。

  • 罗插普喇山

    即西倾山。亦作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西倾山 “番名罗插普喇山,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,绵亘千余里”。

  • 酒泉

    ①春秋周邑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一年 (前673),“王与之酒泉”。今地不详。顾栋高 《春秋大事表》 以今陕西省大荔县之酒泉庄当之,不确。江永《春秋地理考实》 认为: “周既东迁,关中之地非周有,此酒

  • 汨罗村

    旧为粤汉铁路所经站名,即今湖南汨罗市。1966年于此置汨罗县。1987年改设汨罗市。

  • 三鸦水

    即鲁阳关水。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、南召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6鲁山县:“鲁阳关水,俗谓之三鸦水。”

  • 三川县

    ①西魏改长城县置,属中部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三川县:“古三水郡,以华池水、黑源水及洛水三川同会,因名。”隋属鄜城郡。唐属鄜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)并入洛交县。②金升三

  • 庾岭

    ①一名长林岭。在今江西东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东乡县: 庾岭在 “县南三里。一名长林岭。俯临通衢。又南数里曰金峰,亦高耸。《志》 云,县治在庾岭北,大夫冈之左,三港之口是也”。②即大庾岭。

  • 顺安镇

    北宋置,属铜陵县。即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。唐末曾置义安县于此。在安徽省铜陵县中部。面积40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顺安,人口1.1万。取“顺利平安”之意而名。古为临津驿,唐末为义

  • 大盆山

   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四里大盘山。主峰盘山尖海拔1245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大盆山“其南为大溪水所出,其北则东阳江之源也。《志》云:山高五百丈,周百三十里,形如覆盆”。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