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宿城
①即今新疆乌什县。汉、晋为温宿国都城。
②即今新疆温宿县。清末置温宿县于此。
①即今新疆乌什县。汉、晋为温宿国都城。
②即今新疆温宿县。清末置温宿县于此。
即西石乳州。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
一名马兰关。明置,属遵化县。长城关隘之一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马兰峪镇。关外有牵马岭与此关相为犄角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马关峪关“在遵化县北, 自县而东凡三十一关口”。清初设副将于此守卫。雍正中
①南齐置,属梁州。梁普通三年(522)治所在今四川渠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、大竹、广安等县地。大同三年(537)于郡置渠州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为流江郡。②南朝梁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北宕渠县(今四川
三国魏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县西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博安县,《地理志》 之博乡县也。王莽以为杨陆矣。泄水自县,上承沘水于麻步山,西北出,历濡溪,谓之濡水也。” 西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
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9南甸安抚司: 黄连坡关,“ 《志》云: 自腾越西南行二百里,逾黄连关,即至干崖境”。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阿猴社“离府治二百七十里”。连横《雅言》:“‘阿猴’固番语,犹言‘大竹’。”
在今山西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 高祖山 “在吉州西三十里。峰峦奇秀。其上旧有汉高祖庙,因名”。
在今河南原阳县。班昭 《东征赋》 有 “宿阳武之桑园” 句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。班昭《东征赋》:“宿阳武之桑园。”即此。
即今内蒙古五原县治。民国初五原县迁治于此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西安府: 锡谷在 “府东南六十里。有路达归安镇,合义谷路通汉中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