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湘潭县

湘潭县

①南朝梁天监中置,属湘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东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衡州,大业三年 (607) 属衡山郡。唐天宝八年 (749) 改为衡山县。

②唐天宝八年 (749) 改衡山县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洛口 (今湖南湘潭县治易俗河镇)。元和后属潭州。宋移治今湘潭市。元元贞初升为州,明洪武三年 (1370) 复降为县,属长沙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湖南省。1992年移治易俗河镇。


(1)古县名。南朝梁天监中分阴山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山县东。属湘东郡。隋先后属衡州、衡山郡。唐天宝八载(749年)改为衡山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中部偏东、湘江下游西岸。属湘潭市。面积2513平方千米。人口112.4万。辖17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易俗河镇。南朝梁天监年间,析阴山县置湘潭县,治今衡山县东,属湘东郡。唐天宝八载(749年)改为衡山县。同年又改衡山县置湘潭县,移治洛口(今易俗河镇城塘);此为今县境命名湘潭之始。宋代迁湘潭县治于今湘潭市城区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属潭州路,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湘潭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湘潭州降为县,五年属长沙府。1914年属湘江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后属长沙专区。1950年于城区置湘潭市。1952年属湘潭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3年后属湘潭市。1992年县址迁至易俗河镇。地处湘中丘陵中部,主要地形系丘陵间以平原。湘江及支流涟水、涓水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甘薯、油菜籽、黄花菜、花生、豆类、油茶、柑橘、茶叶,林产多松、杉、南竹等。饲养业、水产养殖业素称发达,湘莲为特产。矿产有锰、矽砂、煤、磷、海泡石等,其中锰、矽砂、海泡石储量与质量国内闻名。有水泥、化工、食品加工、湘绣、造纸、玻璃制品、铁锅、农机具等厂。传统产品原汁酱油、镰刀、湘绣、铁锅著名。湘黔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和107、320国道贯境。湘江和涟水通航。纪念地有彭德怀故居、齐白石故居。名胜有碧泉潭、草衣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玉洞

   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附水西宣慰司:白玉洞“亦曰白玉岩,夷酋聚粮处。洞险恶,西近卧遮龙场”。

  • 河山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 河山 “在日照县北二十里。《县志》: 为县主山,以其为境内众河之源,因名”。

  • 吴全城

   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,寿丰乡东北约八里花莲溪西北侧。清道光八年(1828)吴全和吴伯玉募噶玛兰人入垦,因以“吴全”为名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光绪元年(1875),“乃以宣武左右两军,分戍东澳、大

  • 三江碛城

    南宋嘉熙三年(1239)筑,属泸州。故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中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江安县“大江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县西旧有三江碛,控江为险。宋嘉熙三年筑城于此,以御蒙古。或曰三江碛即绵水口也。”

  • 惶恐滩

    在今江西万安县城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惶恐滩 “在万安县治西。旧名黄公滩,后讹为惶恐滩。宋文天祥诗,惶恐滩前说惶恐,即此”。在江西省万安县城南门外100米龙溪水入赣江处。在原赣江十八滩中最

  • 崇阳县

    五代吴顺义七年 (927) 改唐年县置,属鄂州。治所即今湖北崇阳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“ 《志》 云: 大集山在县北五里。自通城龙窖山发源,历方山大石岭而东,至此诸山崇聚,故名县曰崇阳以此。” 南

  • 浮图店

    即今河北鸡泽县西南十八里浮图店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: 浮图店堡 “周三里”。

  • 武仙银场

    北宋置,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建阳县有 “黄柏洋、武仙、大同山、瞿岭四银场”。北宋置,在今福建省建阳市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通川江

    即今四川达川市南之州河 (前河),为渠江支流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达州: “东有渠江,通川江之下流,西南入渠县界,合于巴江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绥定府一》: 通川江 “在府城南门外。即渠江,一名东关水。

  • 大雄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安庆府怀宁县:太平山“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。地名释迦坂。山之东四十里余曰愚公峰,山之西为俚子峰,左右夹峙, 由万石岭至绝顶,俯视则众山如孙,长江如带”。②一名感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