滥坝场
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洒拉地坡乡 (滥坝)。民国 《昭觉县志》 卷2: 滥坝场 “在县西。距城一百一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洒拉地坡乡 (滥坝)。民国 《昭觉县志》 卷2: 滥坝场 “在县西。距城一百一十里”。
亦名穹布丁青、霍尔丁青。即今西藏丁青县。藏语意为大台地、上广。原为三十九族首邑。西藏地方政府设丁青宗。1960年与色扎、尺犊两宗合并设丁青县,驻加莫塘。1916年置,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甲木塘。196
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浚县: “ 《述征记》: 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。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,曹公攻谭时所筑。操攻黎阳,败袁谭、袁尚,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,因筑城于此。”
亦名龙翱山。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十里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大中祥符六年(1013),讨晏州多刚县斗望,王怀信“分遣部下于罗箇颊罗能落运等村及龙峨山掩杀,大获戎具,斩首级及重伤投岩死者颇众,烧舍千区及积谷累
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源之莫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勒富河“西曰们河,在(宁古塔)城东南五百五里。又西曰苏扎哈河,在城东南五百十五里。源俱出苏扎哈窝集,南(应为东北)流入兴凯湖”。
明成化中置,属大嵩卫。在今山东海阳县(东村)西南大山所。
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。旧属绥远省,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(简称乌兰镇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“鄂托克”,蒙古语意为 “营” 或 “部”,是元、明两代蒙古 “万户”下设行政建
又名白岔山。或作奔盏山。蒙古语意为神山。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、隆化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交界处。为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源地。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过下牢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:下牢谿“在州西北二十五里。有关曰下牢关,亦曰下牢戍。旧峡州治也”。
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九门县:“有安乐垒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4正定府藁城县:安乐垒“在县西北……慕容隽攻冉闵时筑垒于此。后燕亦为戍守处”。
一作辋谷水。在今陕西蓝田县南。源出南山辋谷,西北流入灞河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《蓝田县志》: “县南峣山口两峡夹峙,辋川水从此北流入灞。” 唐王维晚年隐居于此,作有 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 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