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光寺

灵光寺

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。是八大处中第二处。创建于唐大历年间。初名龙泉寺。辽咸雍七年(1071)增建招仙塔。金大定二年(1162)重修,改名觉山寺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再修,改名灵光寺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。在清理瓦砾过程中,从塔基处发现一石函, 函内有一沉香木匣,匣内有“佛牙”一颗, 匣上记有“释迦佛灵牙舍利”和“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”字样。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为长期安放这件佛教遗物,在灵光寺北院内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檐的佛牙舍利塔。


本名圣寿寺。在广东省梅州市东南40千米的阴那山麓。相传唐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,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扩建后改今名。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,其中最大的佛殿(又名波罗殿),重檐歇山顶,面阔3间,进深7间,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,俗称波罗顶,结构巧妙。寺内香火盛时,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;殿后古木参天,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,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项创造。寺前有古柏两株,一荣一枯。传说是开山祖师潘了拳所植。寺周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,称五指峰。登高远眺,尽处可见梅江、汀江、梅潭河三水汇流,左右有香炉、白虎二峰,山影潭光,上下辉映,引人入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特勒泊

    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回鹘有延姪伽水,一曰延特勒泊,曰延特勒郍海。”

  • 梁村集

    即今山东高唐县北二十四里梁村镇。为往来孔道,商业颇盛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高唐县北有梁村集。

  • 花怜水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北大同江(同和江)。《元和志》卷37大同县:“花怜水,在县东北二十步。”源出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观音山南麓,东南流至藤县西北入浔江。

  • 申口

    在今陕西旬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,来瑱与副使薛南阳“追擒(裴)茙于申口”,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洵阳县:“东有申口镇城。”在今陕西省旬阳县境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,薛南阳追擒

  • 洒 (灑)溪

    在今贵州岑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洒溪“源出都素司之马口溪,绕城北而东合于架溪,谓之清江”。

  • 言岭关

    在今广东丰顺县西北建桥镇西。清设言岭关汛。

  • 百通坊

   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南。南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绍兴十年(1140),“别遣裨将击凤翔西城外敌寨,萨里干怒, 自战于百通坊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扶风县西南。南宋绍兴十年(1140年)姚仲败金将撒离喝

  • 南乡郡

    东汉建安十三年 (208) 析南阳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南乡县 (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内)。西晋改顺阳郡。南齐改为从阳郡。北魏复改顺阳郡。西魏析顺阳郡置南乡郡,治所在南乡县 (今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内)

  •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

    简称碉门宣抚司。元初置,属吐蕃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天全、泸定、康定等县地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至元二年 (1336),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言: “碉门旧有城邑。中统中为宋人所

  • 綦江

    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: 綦江 “在县南,即夜郎溪也。自南川县流入,亦曰南江。至县,色如苍帛,因名綦江。亦曰东溪。……西北流入江津县,谓之僰溪”。上源为松坎河,源出贵州桐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