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峰山

灵峰山

即灵山。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七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“艾山”条下:栖霞县有“灵峰”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栖霞县“翠屏山”条下载:“灵山在县东五里。峰峦峻拔。亦曰灵峰山。白洋河出其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乌达盟

   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后金崇德至清康熙年间,陆续将蒙古敖汉、奈曼、巴林、扎鲁特、阿鲁科尔沁、翁牛特、克什克腾、喀尔喀左翼八部编成十一旗,共为一盟,会盟地定于翁牛特左旗境内的昭乌达,故名。隶于理藩院,并受热

  • 代北节度

    唐中和三年(883)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,治代州(今山西代县)。领忻、代二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中废。

  • 九龙岭

    在今福建龙海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九龙岭“在府南三十里。两山夹峙, 中萦石磴,凡十余里,路通潮州。岭下有木绵庵。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”。

  • 奎乡

    即今云南彝良县东南奎香苗族彝族乡。元于此置益良州。明于此置归化长官司。

  • 东镇城

    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鄯善县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)于此置蒲昌县。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置蒲昌县于此。

  • 长宁谷

   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川河谷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五年(609),“五月乙亥,上大猎于拔延山,长围周亘二十里。庚辰,入长宁谷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东大寺

    又名化觉寺。在今陕西西安市。

  • 白狼山

    一名白鹿山。又称白狼堆。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阳山。蒙古语称布祜图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北平郡白狼县下师古注:“有白狼山, 故以名县。”《三国志·魏武纪》:东汉建安十二年(207)

  • 五家子镇

    ①清置,属双阳县。在今吉林双阳县东南五家子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双阳县官商路:“南皇营,东南五家子镇,并达磐石。”②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南五家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三》 双阳县:“东南五家子镇,并通磐石

  • 剧头岭

    一名大剧岭。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,与德化县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 大剧岭 “在州西北三十里小尖山之西,有大剧、小剧二岭,亦名剧头岭。高十里,接德化县界。朱子以事往德化,夜宿于此。有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