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玄中寺

玄中寺

又名石壁寺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五里石壁山南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兴建。当时昙鸾大师住持寺中研究净土宗,名重一时,被誉为“神鸾”,后由弟子道绰继承。唐贞元十二年(796)重修,改名石壁永安寺。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,建立净土真宗。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“祖庭”。主要殿堂万佛殿、东西配殿、善法殿在清同治、光绪年间毁于火,千佛阁残存。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间,万佛殿五间,千佛阁三间,东西配殿各五间。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今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。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根本道场之一。


又称石壁寺。在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千米石壁山中。面积 6000 平方米,四面石壁陡立,翠柏环布,为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年)兴建。当时有昙鸾大师住寺中研究净土宗,名重一时,被誉为“神鸾”,后由弟子道绰继承。唐贞观年间重修寺院,改名石壁永宁禅寺。贞观十五年(641年)僧善导在此皈依净土法门。后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,建立净土真宗。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祖庭。主要殿堂万佛殿、东西配殿、善法殿在清同治、光绪年间毁于火,千佛阁残存。1955年重建善法殿5间,五脊六兽悬山式;万佛殿5间,九脊十兽歇山式;千佛阁3间,硬山式;东西配殿各5间。飞檐斗栱,雕梁画栋。殿阁内供木雕、泥塑、铁铸佛像共70余尊,造型生动。寺东山巅二层八角白色秋容塔,叠涩重檐,砖座宝顶,中空置佛,塔身挺秀。

玄 中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曲城

    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“洛水东径九曲南,其地十里有坂九曲。”《周书·陈忻传》:大统十年(544),“侯景筑九曲城,忻率众邀之”。即此。又称九阿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。《水经注

  • 魁父

    今河南开封县南。《列子·汤问》 卷5: 北山愚公欲率其家平山以通往来。其妻疑难曰: 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。” 注: “魁父,小山也。在陈留界。” 即此。

  • 三江千户所

    明置,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三江守御千户所“在府东北三十七里浮山之阳。洪武二十年建,城周三里有奇”。清初裁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北三江。属临山

  • 奉高县

    西汉置,为泰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三十八里故县村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汉武帝元封元年立,以奉泰山之祀”,故名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 元和二年 (85) 二月,幸泰山,“进幸奉高”。即此。北魏

  • 存水

   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革香河。汉至南朝称存水。《水经》:“存水出犍为��䣕县。”

  • 田南

    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东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洪武中裁。在今江西省安仁县东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淀 (澱) 山湖

    又名薛淀湖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与江苏昆山市间。昔时淀山在湖中,故名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淀山湖为秀州境内四湖之一,“自芦历浦入于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淀山湖 “吴淞江水汇流处也。唐

  • 蜚悠城

    即斐悠城。又称高力城。即今吉林珲春市西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 (裴优古城)。明万历三十五年 (1609) 瓦尔喀部蜚悠城长归附努尔哈赤,即此。即今吉林省珲春市西三家子乡高丽城屯裴优城,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。

  • 奇罗城

    当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安南安府: 奇罗城 “在府东南, 即奇罗县也,南滨大海。永乐初,张辅追黎贼至闷海口,贼以小舟遁走安, 辅帅舟师追至海门

  • 筇竹寺

   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北二十四里玉案山上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玉案山 “在滇池西北,佛刹多,筇竹为最。寺僧修行极清苦,有终身不下山者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云南府: 筇竹寺 “在玉案山。唐贞观初建。其寺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