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州

玉州

①隋开皇七年(587)改平州置,治所在当阳县(今湖北当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当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)改平州复置玉州,八年(625)废。

②隋平陈后置,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玉笥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阴县:玉笥山,“隋置玉州,盖以山名”。开皇十二年(592)废。

③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黄州置,治所在安平县(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)。大业初废。

④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安海县(今越南芒街东南玉山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防城港市、钦州市部分地及越南芒街一带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

⑤唐贞观五年(631)置,为羁縻州,属芳池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境。后废。

⑥唐贞观五年(631)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⑦五代时于阗国置,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》 于阗:晋天福三年(938)张匡邺、高居诲出使于阗,居晦记曰:“其(国)南千三百里曰玉州,云汉张骞所穷河源出于阗,而山多玉者此山也。”


(1)隋开皇七年(587年)改平州置,治当阳县(今湖北当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当阳市。旋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,八年废。(2)隋开皇九年以黄州改名,治安平县(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仑河流域一带。大业初废。(3)唐武德中置,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莫门城

    亦作大漠门城。唐时吐蕃筑,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六年(728),“河西节度使萧嵩、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;忠亮追之,拔其大莫门城,擒获甚众,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胡注:“大莫

  • 苏尼特左翼旗

    后金崇德六年(1641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境都都音沃博勒卓。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驻贝勒庙(1968

  • 玄凤观

    北魏平城宫楼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载:天兴四年(401)五月,“起紫极殿、玄武楼、凉风观、石池、鹿苑台”。

  • 新埠

    亦名布路槟榔或槟榔士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之槟榔屿。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占其地后,开辟商埠,故当时称为新埠。为马六甲海峡北端的主要港口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村名。在海南省海口市美

  • 马莲河

    即今甘肃东部马莲河,为泾水支流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庆阳府:马莲河“在合水县西南四十里。来自安化县合冉家河,南流入真宁县界合九龙川”。古称马岭水、泥水。泾河支流。在甘肃省东部。上源有两支,西支环江,源于

  • 石漆河

    一名晶河。即今新疆精河县之精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北庭大都护府:“西林守捉,又经黄草泊、大漠、小碛,渡石漆河。”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“石漆河或晶河之旧称。”

  • 涿鹿

   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黄帝 “邑于涿鹿之阿”。即此。

  • 豪石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隆盛镇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容州,十一年 (637) 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境。属铜州。十一年

  • 内江

    ①指今湖北枝江县南之长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46枝江县:百里洲“洲首派别南为外江,北为内江”。东流至枝江县东南百里洲尾又合为一江。②亦曰内水。即今四川之涪江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涪水注之,庾仲雍所谓涪内水

  • 泰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泰州军置,治所在海陵县 (今江苏泰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、姜堰、如皋等市地。二十一年 (1284) 改为泰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泰州置,治海陵县(今江苏泰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