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各庄
即今河北清苑县(南大冉)南田各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清苑县图:南有田各庄。
即今河北清苑县(南大冉)南田各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清苑县图:南有田各庄。
①在今山西太原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山亭“在太原县西。唐建。有张宏靖诸人石刻”。②在今四川三台县南牛头山。唐杜甫诗“路出双林外,亭窥万井中”,指此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部。属山城街道
在今广东和平县北上陵镇西北岑江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和平县:岑冈营“在县东北三十里(按,据《清一统志》,当在县东北六十里),北通江西定南县下历保及安远县黄乡保诸处,旧屡为贼巢。万历十四年设岑冈营,拨
一名山城。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桐城县:“自开元中徙治山城,地多猛虎、毒虺。元和八年,令韩震焚薙草木,其害遂除。”
在今湖南衡阳县东北甲满乡珍珠村。为天然岩洞。明嘉靖间建为佛殿。游人题刻甚多,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有 《山僧导游珍珠岩》 诗。
清置,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峰门山之北。
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沭水北岸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琅邪国东莞“有邳乡”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“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……东南流径邳乡南,南去县八十许里,城有三面,而不周于南,俗谓之半城。”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
一名浙源山。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的率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休宁县于率山后,又云:“浙溪水出浙岭下,至县西一百一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云,浙江北经黟县下,东入海,即此溪也。”此为误证 《汉志
今山西芮城县东浢水涧。源出中条山麓,南流入黄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北县有浢水,南入于河。”
明正统元年 (1436) 设巡抚宣府、大同,景泰二年 (1451) 另设大同巡抚,后时并时分。成化十四年 (1478) 始定设巡抚宣府地方,驻宣府镇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北直隶延庆、保安两州及万全都司所
在今浙江余姚市西三十里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10余姚县:牟山湖“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周三十里,东北有土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