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倭克特河
又作由忒河、优克特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马奇托瓦亚河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4:黑龙江与格林河会流后,“又东北经科儿古噶山东, 由忒噶山西南,有由忒河自东南合二水来注之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“河自东南山中西北流三百里许,入混同江。”
又作由忒河、优克特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马奇托瓦亚河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4:黑龙江与格林河会流后,“又东北经科儿古噶山东, 由忒噶山西南,有由忒河自东南合二水来注之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“河自东南山中西北流三百里许,入混同江。”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 “又东径忌置山南。山东即隐口浦矣”。
在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小五指山“在陵水县西一百里生黎峒中,与崖州接界。脉自五指山至此挺立数峰,黎人环居其下。《旧志》,下有温郎、岭脚二峒,明嘉靖中征黎,尝分奇兵出此
①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云龙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二年(893),朱全忠围徐州,“庞师古攻佛山寨,拔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佛山寨,即石佛山寨。”②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南得道仙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佛山寨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山乡。据钟桂兰等纂 《屏东县志》 说: “枋山二字土音即枋山,传系古代枋山村附近崩山次头山突告崩裂,因而得名。以崩山字义不雅,改称枋山。” 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山庄。1945年抗日战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东境。清末民初为吹灵多多寺,附属拉休土司。
在今山东沂水县北六十五里沂山南麓。1942年11月,八路军在此与侵华日军发生激战。
一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入吴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 “专诸者,吴堂邑人也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棠。春秋楚邑,后属吴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沈壁山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东北十五里。山有九峰,迤丽相接,昔有沈氏壁于此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保靖县西。唐置洛浦县以此名。
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“五岭关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今县西十里有张村,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。”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部。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350。产茶叶、油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