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沈犁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莋都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书》沈黎郡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,领县二十一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荥经、
即泰昌县之讹。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及 《南齐书·州郡志下》 均作 “秦昌”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建昌卫。二十七年(1394)属盐井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二百里鸦砻江西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《边防记》盐井卫:“明洪武中立中左一所,今分为五,在卫北百六十里
辽圣宗时置,为惠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。金属大定府。元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建平县北马圈子村,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附近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附近。属乐浪郡。后废。
即阑县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阐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阐县 “故邛人邑,治邛部城”。阐为阑之讹。
又称武侯镇。即今陕西勉县西十里武侯镇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东径武侯垒南,诸葛武侯所居也,南枕沔水。水南有亮垒,背山向水,中有小城,回隔难解。” 唐、宋为西县治。明、清为沔县治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曾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。天宝后废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,东岛之南。由三组暗礁组成品字形。水深15米多,亦为珊瑚质底。中国渔民向称仙桌、八辛郎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则衡志儿滩。1947年改称湛涵滩。
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哈拉直沟。为湟水支流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湟水东流,“左则甘夷川水入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