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杨林镇
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十五里和兴镇(和兴场)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东川节度使董璋攻孟知祥,“璋入境,破白杨林镇,执戍将武弘礼,声势甚盛”。胡三省注:“白杨林镇当在汉州界上。”
在今四川省广汉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年),东川节度使董璋谋袭成都,破白杨林镇,即此。
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十五里和兴镇(和兴场)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东川节度使董璋攻孟知祥,“璋入境,破白杨林镇,执戍将武弘礼,声势甚盛”。胡三省注:“白杨林镇当在汉州界上。”
在今四川省广汉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年),东川节度使董璋谋袭成都,破白杨林镇,即此。
由今吉林延吉市西的天宝山老头沟,经朝阳川至图们江边的开山屯。全长125公里。1921年日本擅筑,次年当地集资收回路权。1923年建成。
春秋晋邑,在今河南孟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西周一》: “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。
周畿内国。姬姓。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。《春秋》: 庄公元年 (前693),“夏,单伯送王姬”。十四年 (前680),“夏,单伯会伐宋”。杜注: “单伯,天子卿也。单,采地。伯,爵也。王将嫁女于齐,既命鲁
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开河乡西南一里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公会宋公于阚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中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公会宋公于阚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改绥化厅置,属黑龙江将军 (后改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绥化县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
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都素司:土麻山“在司治北”。
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贺兰县北桂文村。
1939年晋察冀边区由献县、河间二县析置,治杜生 (今河北沧县西北杜生镇)。1954年撤销,并入河间、沧县、献县等县。旧县名。1939年由献县、河间两县析置,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丰儿庄,后迁沧县杜生。19
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上林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灵县: 林关口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林管山下,路通灵丘县。景泰初,徙平岭关巡司于此”。
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高平县:“走马岭在县西北十里,出铁矿。”②在今河南确山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“确山”条下:走马岭“岭上有平冈数里,可以走马”。③在今广西柳州市西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