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水塘
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南洪泽湖范围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白水塘在“县西八十五里。阔三十里,周二百五十里。北接山阳,西南接泗州盱眙县界。亦曰白水陂,三国魏邓艾所作”。
又作白水陂。在今江苏省宝应县西,北接山阳(今淮安市),西接盱眙界。三国魏邓艾所筑。周围250里,开八水门,溉田1.2万顷。隋大业末涸,唐证圣中修复,开置屯田。元以后毁。
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南洪泽湖范围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:白水塘在“县西八十五里。阔三十里,周二百五十里。北接山阳,西南接泗州盱眙县界。亦曰白水陂,三国魏邓艾所作”。
又作白水陂。在今江苏省宝应县西,北接山阳(今淮安市),西接盱眙界。三国魏邓艾所筑。周围250里,开八水门,溉田1.2万顷。隋大业末涸,唐证圣中修复,开置屯田。元以后毁。
在今广西荔浦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荔浦县:龙颈山在“县北一里”。
唐贞观七年 (633) 改州置, 治所在平南县(今广西平南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龚州: “因龚江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临江郡,乾元元年 (758)
秦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西汉改为蒲反县。东汉复为蒲坂县。北魏为河东郡及泰州治。北周为蒲州治。隋属蒲州,开皇十六年 (596) 移治蒲州镇东,大业二年 (606)废。古县名。坂,又
即玉门关。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。
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左江东岸杨美。《新唐书·西原蛮传》:长庆间,“黄(洞)贼更攻邕州,陷左江镇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邕州宣化县有左江镇。
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岛东北东引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东涌山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。为辽金之际 “河东八馆” 之一。金初升为裕民县,皇统元年 (1141) 罢; 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置云川县。
明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山头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山头关在“三万卫南六十里”。
即今广东封开县北东安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4封州:东安水“在州北。源出贺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封川县:东安江“源出苍梧县界,俗名小江,流合贺江,入于西江”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。东汉为侯国,改属乐安国。后复为县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,属北海郡。东汉改置益侯国。后国除复旧。西晋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