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
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。明成化八年(1472)置巡司于此。
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隆安二年(398),“桓玄大破官军于白石”,即此。
(1)古地名。即今福建省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。明成化八年(1472年)置巡检司于此,嘉靖时徙治今市东南下白石镇,清因之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。属后安镇。人口950。明代福建人迁居于此。传说村东南有神鸡下蛋,化成白石,挡住海潮袭南昌,故名。产稻、甘薯等。养鸭业发达。有公路通万城。
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。明成化八年(1472)置巡司于此。
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隆安二年(398),“桓玄大破官军于白石”,即此。
(1)古地名。即今福建省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。明成化八年(1472年)置巡检司于此,嘉靖时徙治今市东南下白石镇,清因之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。属后安镇。人口950。明代福建人迁居于此。传说村东南有神鸡下蛋,化成白石,挡住海潮袭南昌,故名。产稻、甘薯等。养鸭业发达。有公路通万城。
①又作潢水、黄水。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 (意即黄河)。《旧唐书·契丹传》: “居潢水之南,黄龙之北,鲜卑之故地。” 辽、金、元、明皆称潢河; 明代又称北黄河,蒙古语译名舍剌母林。②古名黄水。源
古地名。为公元18世纪时对拉丁美洲各国的总称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①亦作固关。即今山西平定县东九十里旧关,为古井陉口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桃水 “东径靖阳亭南,故关城也”。《水经注疏》 谓 “盖井陉关在井陉县东北,而故关在县西,乃井陉西出之口”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
在今浙江诸暨市东北六十里。《明史·杨维桢传》: 维桢 “父宏,筑楼铁崖山中,绕楼植梅百株,聚书数万卷,去其梯,俾诵读楼上者五年,因自号铁崖”。即此。
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蜀书 ·姜维传》: 延熙十八年 (255),魏雍州刺史王经“退保狄道城,维围之。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,维却住钟题”。
①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,为金山最高处。东望焦山,西瞰金陵,南俯京口,北对瓜洲,为江南一形胜。山顶有妙高台。宋《嘉定镇江志》卷6:妙高山“妙高台,元祐初,主僧了元所立”。②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十里东山。宋
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改雷波卫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。1914年改为雷波县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裁雷波卫置,治今四川省雷波县。属叙州府。1914年改县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陕县(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、陕县、洛宁、渑池、灵宝等市县及山西运城、平陆、芮城等市县地。十八年 (494) 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隋大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蒙化府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二十年 (1283) 降为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蒙化府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。辖境约
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汊河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海州卫:三岔河在“城西七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三汊河“在海城县西六十里,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合流入海处”。②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北三岔河。明置三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