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跶寨
在今浙江江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白跶寨在“县东八十里”。
在今浙江江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白跶寨在“县东八十里”。
亦作班城、班里城、巴里黑、把力黑、板勒纥、必里罕。即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六年 (1222),“秋,帝攻班勒纥等城”。后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北宋初清远镇,后改为军。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。一说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。《寰宇记》卷36: 灵州有 “清远” 镇。在群山之口,当环州、灵武间要冲。咸平四年 (1001) 地入西夏。元丰四年(1081
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行唐县:双岭山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以双岭并峙而名”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泗州: 临泗驿在 “州北百十里。路出宿迁”。
即玉函山。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历城县 “石固寨山” 条下载: “函山在府南二十里,即泰山北麓也。一名卧佛山。”
在今辽宁辽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平顶山” 条下: “通明山在司南九十里。山多洞穴,俗名窟龙山。” 民国 《辽阳县志》卷2: 通明山在 “城南七十里千山南。俗谷窟嶐山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南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废入兴安县。
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彭公山 “俗传汉彭越收江南,尝营于此山之东,因名”。
在今河北保定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保定府清苑县:广养城“在府东九里。《城冢记》:城周五里,南有河薮,相传燕昭王筑此城以牧马”。
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。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越溪 “在州东北三里。自景泰山流下,而至超悟寺曰越溪,又东与东溪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