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室山

石室山

①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汾州府:石室山“山多岩窟,可居”。

②即烂柯山。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7西安县:石室山“一名石桥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衢州府:烂柯山“府南二十里。一名石室。《通典》谓之石桥山,道书谓之青霞第八洞天,即晋樵者王质遇仙处”。南朝宋谢灵运有《石室山》诗。

③又名嵩台山。在今广东肇庆市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4端州高要县:石室山“在县北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石室山在“府北六里,一名圆屋山,亦名高星山,或谓之定山。山有石室, 自生风烟,南北有二门,中可容百余人,号为神仙下都。其前有浦,曰高星浦。旁有耸石,广六十余丈,高二百余仞,谓之崧台”。


古山名。又称烂柯山,即今浙江省衢州市南烂柯山。《述异记》:信安郡有石室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社镇

    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。

  • 鲁姑泉

    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宁阳县: “鲁姑泉在县西北三十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一》: 鲁姑泉 “西南流六十五里,入泺澢泉。又西会汶上县龙斗泉,入汶河”。

  • 黄屯

    又作皇屯、黄墩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五十里墩上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6池州: 黄屯 “在府城东南五十里。唐乾符中,黄巢屯兵于此。稍东二里有石冈,名铁券山,相传唐赐巢铁券处”。清光绪 《重修安徽通志》 卷

  • 邛水

    ①古名仆千水、文井江。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南河(邛崃水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邛州:“西有邛水, 自雅州流入,至新津县入大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邛水在“州南五里。俗呼南河。源出雅州邛崃山,流入州界

  • 永吉县

    1929年改吉林县置,为吉林省治。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。1970年移治口前镇(今吉林永吉县)。在吉林省中部。属吉林市。面积 2625 平方千米。人口40.4万。辖7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口前镇。“永吉

  • 折桅子岩

    在今四川忠县东四十五里,下为长江折尾滩。清陶澍《蜀輶日记》:“折桅子岩脚如败瓮,舟行避之,反漩入不得脱而尾折,岁坏船无数。”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1:折尾滩“乾隆四十年间, 州刺史甘隆滨沉铁无算,以治

  • 十九泉

    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四十里。唐杜甫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之十三有“近接西南境,长怀十九泉”句。

  • 大昆兑河

   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境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大昆兑河“在左翼前旗东北七十里。源出平地,东南流入黄河”。

  • 惠怀县

    ①东晋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。西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武建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。北周废。③南朝梁改旌阳县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西魏改为武山县。④南齐置,属新野郡。治所在今河

  • 铜壁关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部,铜壁关乡老官坡雪梨寨旁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云南巡抚陈用宾筑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在今云南省盈江县西南布岭山顶,明腾越八关之一。为通缅要隘。清时在此驻兵戍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