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碧落洞

碧落洞

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十五里燕子岩南端。东北面洞口高约20米,上刻隶书 “碧落洞” 三字; 西南面洞口高约10米,上刻 “碧落洞天” 四字。洞长约 80米,最高处达40米。有蜕仙台、望仙亭诸胜。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,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 《到难篇》 和南汉钟允章撰 《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》 等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麻寨冈” 条下: 碧落洞 “在县南十七里。石室深邃。旁有小洞,号云华洞。南汉主晟尝假宿于此”。


在广东省英德市区南7.5千米处。为一石灰岩溶洞,前后两洞口相互贯通,溪水穿流洞底。东北向洞口高约20米,上刻隶书“碧落洞”;西南向洞口高约10米,上刻“碧落洞天”。洞长约80米,最高处达40米。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,共有60余篇。洞悬石如霓旌羽盖状。清泉映石,水珠落碧。洞外峰峦四合,翠竹抱流,境绝幽丽。洞内有蜕仙台、望仙亭诸胜。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《到难篇》,五代南汉钟允章撰《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》等。后者记述南汉皇帝刘晟在洞中假宿的传说。北宋苏缄有《碧落洞》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田山砦

   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林田山砦 “在府西。瑶寨也”。

  • 阿克塔斯

    一作阿克他什。又名三个泉。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三个泉子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镇西府奇台县:阿克塔斯在“天山北麓,泉源迭发,凡三道,相距各十余里”。清《林则徐日记》:“三个泉,回语谓之阿克他什。

  • 南司州

    ①即司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安州: “梁天监七年于此置南司州。后废州复为安陆县。”②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司州置,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(今河南信阳市)。北周改为申州。③北齐置,

  • 龙津渡镇

    又名龙窟铺。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,信江北岸龙津。明正德《饶州府志》卷2:“龙窑铺在二十九都。”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余干县南有龙津镇。

  • 泉洞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泉洞在司西七里。崖壁千仞,瀑泉飞泻,下成溪河,以艇从旁入,洞广容百人。”

  • 独峭山

   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独峭山 “孑然孤峭,卓异群峰”。

  • 围底墟

    即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三十里围底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62:罗定州有围底墟。

  • 小庐山

   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9吉州新淦县:小庐山“山周回百里。南接乐安,北抵丰城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江府》:小庐山“在新淦县东北八十里。……上有石池, 朗然如镜。又有石泉,分飞瀑四道, 汇于

  • 芦衙尖山

    即芦芽山。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50宁化军:芦衙尖山“在军界”。即此。

  • 翁根毛都

    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坤都镇西。清为阿鲁科尔沁旗驻地。“翁根毛都”,蒙古语意为神圣的大棵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