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祊水

祊水

出今山东费县西南大筐崮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卷2 “沂水” 条称: “祊出县南关阳川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 祊河 “名祊者,以地为古祊田也。出崮东北流径县南,汇为桃花渊。渊在崖石间,水深多鱼。桃花上为二郎渊,下为丁沟渊,皆祊水之曲也。祊水东入于小沂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谷水

   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南之青川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白水又东南, 与西谷水相得。水出西溪,东流径白水城南,东南入白水。”②即今甘肃礼县东北峁水河。又名杨廉川水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杨廉川水出西谷,众川泻流

  • 角山

   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角山“在临榆县北六里。有前后二山,相去二十里。其脉自居庸、古北、喜峰诸山而东,延亘千里,至此耸峙如角,长城枕其上,为蓟、辽二镇边界。山口有角山

  • 旌旗山

    即今山东莱阳市北旌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莱阳县 “七子山” 条下: “旌旗山在县北三十里。形势罗列,状若旌旗。”

  • 兴圣教寺塔

    即松江方塔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东方塔公园内。寺建于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。北宋熙宁至元祐间(1068—1094)建塔,砖木结构,九级方形,高42.5米。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。后因年久失修

  • 千秋亭

    ①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十四里。东汉光武帝即位处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)行至鄗,“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”。又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高邑县“有千秋亭、五成陌,光武帝即位于此”。

  • 三吾驿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“三吾驿在县东十五里。”

  • 勐 (猛) 戛

    ①即今云南潞西县西南四十六里勐戛镇。清代设卡。1915年为芒遮板行政委员驻地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戛” 为贵重,意为贵重的地方。②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勐戛。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

  • 舜峰山

    旧名千仞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6衡州府: 舜峰山 “上平而北垂。昔邑民避难,据其颠筑栅拒守,遗址尚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桂阳州》: 舜峰山 “三面壁立,前开一径,以通上下。山顶平

  • 江水

    亦称江。即今长江。《诗经·小雅·四月》:‘滔滔江汉, 南国之纪。”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江、汉、睢、漳,楚之望也。”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令沅湘兮无波,使江水兮安流”。皆此。西汉刘安《淮南子·墜形训

  • 巧尔齐召革命遗址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子街。巧尔齐召为清代建筑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。1925年春,中国共产党北方局派遣吉雅泰等蒙古族同志在归绥(今呼和浩特)等地开展革命工作。中共绥远工作委员会就设在巧尔齐召内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