祐州
①唐贞观四年 (630) 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
②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(1)唐贞观四年(630年)以羌族党项部落置,治廓川县(今四川若尔盖县西)。后侨治灵州(治回乐县,今宁夏灵武市西南)。寻废。(2)唐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昭觉、金阳二县交界处的西溪河流域。后废。(3)金改岷州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西和、礼县、宕昌、岷县等县地。南宋绍兴十二年(1142年)废。
①唐贞观四年 (630) 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
②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(1)唐贞观四年(630年)以羌族党项部落置,治廓川县(今四川若尔盖县西)。后侨治灵州(治回乐县,今宁夏灵武市西南)。寻废。(2)唐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昭觉、金阳二县交界处的西溪河流域。后废。(3)金改岷州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西和、礼县、宕昌、岷县等县地。南宋绍兴十二年(1142年)废。
清雍正六年 (1728) 改宁番卫置,属宁远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冕宁县。取冕山与宁番卫各 一字为名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西南部。属凉山
即今河北隆化县北六十里张三营镇。清乾隆七年(1742)于此设巡司。
唐置,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州顺政县:“兴城关,在县南五里。”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南。唐属顺政县。
一名东涧。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万泉县:“东谷涧在县南, 自孤山东谷中发源,北流八里,入于沙涧。又东北入稷山县,注于汾水。”
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景东府置,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。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。1913年废为县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降景东府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、辖境同景东府。19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。贞观六年(632)改属白州,十二年(638)省入博白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。属越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
亦名文公庵。即今四川仁寿县北六十里文宫乡。清光绪《补纂仁寿县志》卷1:东北顺河乡一甲有文公庵。
西汉河平二年(前27)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六十里平阿山下。东汉改为平阿县。西汉成帝河平二年(前27年)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东汉改为县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藤州置,治所在镡津县 (今广西藤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藤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藤州改置,治镡津(今广西藤县东北、北流江东岸)。辖境即
亦作梅园。在今上海市闸北区西南部梅园路。《清一统志·松江府二》: 梅源市 “地名王庵。其地方幅十余里,土人俱植梅,花时香闻数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