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光山
在今广东兴宁县西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1 循州: 神光山 “在兴宁县。尝腾焰烛天”。明嘉靖《兴宁县志》 卷 1: 神光山,“诸 《志》:形似展旗。宋罗孟郊读书山下,夜有五色光气,因名”。
在今广东兴宁县西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1 循州: 神光山 “在兴宁县。尝腾焰烛天”。明嘉靖《兴宁县志》 卷 1: 神光山,“诸 《志》:形似展旗。宋罗孟郊读书山下,夜有五色光气,因名”。
亦名永嘉场。即今四川铜梁县南永嘉镇。清光绪《铜梁县志》卷2:尹家市“在县南九十里”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:“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,东流入渭,宋三阳砦以此名。”
一作新中。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五十年(前257), 王龁从张唐“拔宁新中。宁新中更名安阳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。秦改名安阳。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黄草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兴宁县 (今资兴市) 图: 县东南有黄草市。
隋开皇中建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大业初改为长乐宫。唐复曰望春宫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万年县: “有南望春宫,临浐水,西岸有北望春宫,宫东有广运潭。”隋、唐行宫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浐水西岸。隋开皇中建,大
又作帕达勒、富达里、富打礼。原为明伏答林站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西岸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西岸有 “富打礼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南》 卷17
三国吴置,治所在曲江县 (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峰下)。甘露元年 (265) 改置始兴郡。
明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贵池县:有李阳河巡检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李阳河,“《志》云,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。宋德祐初,元兵犯池州,游骑至李阳河。今李阳驿
在今河北承德县西一百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滦平县有“红旗”镇。俗称乌举梁。(1)在辽宁省营口市东南部。面积35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蓝旗,人口 1250。1956年设乡,1
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