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端赵都

端赵都

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会同县: “东有调嚣巡检司,治端赵都,寻迁县东南南沧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门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五十二里红门口,为通往内蒙古之要隘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红门口堡“明宣德九年以沟通塞外,建敌台桥洞一座,外设边墙一道,壕堑品窖三层。万历中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”。

  • 金利墟

    即今广东高要市东金利镇,东临三水市界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46: 高要县有金利墟。清嘉庆二十一年 (1816) 移县丞驻此。在今广东省高要市东金利。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移高要县县丞驻此。

  • 李成梁石坊

    又称世爵坊。在今辽宁北宁市内鼓楼前。明万历八年(1580),朝廷为了表彰李成梁的功绩,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为之修建。石坊用青色花岗石建造,为四柱三间五楼式。高9米,宽13.1米。额上竖刻“世爵”二字,横刻

  • 罗当县

   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纳州。后废。

  • 苏尼特左翼旗

    后金崇德六年(1641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境都都音沃博勒卓。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驻贝勒庙(1968

  • 遮山

    在今河南镇平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镇平县: 遮山 “峦岫迢峣,沟涧深阻,遮隔前后,故名。《志》 云: 汉世祖初起义师,兵败,为王莽兵所追,此山遮隔,竟不能及,因曰遮山”。

  • 平阿湖

    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3高邮军:平阿湖“离城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高邮州:“平阿湖在州西八十里,其东南为五湖,接天长县之铜城河。州境诸湖,皆自天长县导流东注。盖五湖汇上流诸川,源多

  • 甲子门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碣石卫。在今广东陆丰市东南甲子镇。清顺治七年(1650)并入海丰所,雍正十一年(1733)入陆丰县,有碣石左营游击驻防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广东省陆丰市

  • 邛海

    古名邛池泽、邛河。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。清乾隆《西昌县志》:“邛池亦名邛海, 治东南十五里。周围四十余里,澄澈可鉴。东南西三面环山,深不可测,西流二十余里, 东转达安宁河。”在四川省西昌市区东南。《汉书

  • 洛隆宗

    又作洛龙宗、罗隆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。清乾隆 《西藏志·疆圉》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”“洛隆”,藏语意为南谷。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,后迁驻孜托。原西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