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笠泽

笠泽

古水名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越子伐吴,吴子御之笠泽,夹水而陈”。一说即今江苏太湖; 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,在今江苏吴江市境; 一说即今吴淞江 (古名松江)。《吴地记》: “松江,一名松陵,又名笠泽。” 唐陆龟蒙隐居松江甫里(今江苏吴县角里),著有 《笠泽丛书》。后人一般用作吴江县或吴淞江的别称。


古湖名。又称囿。《左传》哀公十七年(前478年):“越子伐吴,吴子御之笠泽,夹水而陈。”一说即今太湖;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,在今江苏省吴江市境;一说即今吴淞江(古名松江)。后人一般用作吴江县(今市)或吴淞江的别称。参见“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昌郡

    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。治所在保昌县 (今广东南雄县)。

  • 太傅井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贾谊故宅内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贾谊宅“中有一井,是谊所凿,极小而深,上敛下大,其状似壶”。唐杜甫有“长怀贾谊井依然”的诗句。

  • 乐温滩

    在今四川长寿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长寿县:“南有乐温山,下有乐温滩,大江所经。”

  • 荫田铺

    一作秧田市。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东有荫田铺。

  • 下虒聚

   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铜鞮有上虒亭、下虒聚。”即此。

  • 小石口堡

    ①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小石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繁峙县:小石口堡“在大石口西五里。堡城正德九年筑,万历二十八年增修,后又增筑北关。今城周二里有奇”。②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。明正德九年(1514)筑,

  • 征 (徵) 羌县

    东汉建武十一年 (35) 置,为侯国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。西晋废。北魏复置,北齐废。

  • 具茨山

    一名大騩山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 “黄帝将见大騩乎具茨之山。” 《水经·潩水》: “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騩山。” 郦道元注:“大騩即具茨山也。黄帝登具茨之山,升于洪堤上,受神芝图于黄盖童

  • 天井泽

   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8安喜县:“天井泽在县东南四十七里。周回六十二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62定州安喜县“天井泽”条引《水经注》云:“泒水历天井泽南,水流所播为泽,俗名为天井淀。”

  • 宣义郡

    北魏孝昌中置,为襄州治。治所在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后改为北南阳郡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后改名北南阳郡。西魏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