笮关
亦作苻关、符关。西汉置,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史记· 西南夷列传》: 建元六年 (前135),“乃拜 (唐) 蒙为郎中将,将千人,食重万余人,从巴蜀笮关入,遂见夜郎侯多同”。即此。
亦作苻关、符关。西汉置,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史记· 西南夷列传》: 建元六年 (前135),“乃拜 (唐) 蒙为郎中将,将千人,食重万余人,从巴蜀笮关入,遂见夜郎侯多同”。即此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松州置,治所在嘉诚县(今四川松潘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及黑水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松州。
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。明时设势江土司于此。
①西晋太康初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。后废。南朝梁复置,隋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洪州。八年 (625) 又废。②唐宝应元年 (762) 改豫章县置,为洪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西南
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九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邑梅洞长官司: 鼎柱山 “在司西北五里。三山齐耸,屹如鼎峙”。
在今广东梅州市西南十余里梅江东岸梅塘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程乡县: “西有太平乡巡检司,治梅塘堡,后迁县西北石镇村旁。”
古族名。又作州靡、余靡、寿麻。《吕氏春秋·任数篇》:“西服寿靡”。高诱注:“寿靡,西极之国,靡亦作麻。”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 有“寿麻之国”。战国时期,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。
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七里红土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红土堡“嘉靖二十七年筑,万历二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。堡西距右卫仅十五里,迤东则黄土、牛心、云阳诸堡也”。
①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改富世县置,属泸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富顺县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75: “富义,有富义盐井,因以为名。” 北宋乾德四年 (966) 升为富义监。②辽改义丰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
元元统二年 (1334) 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境。后废。至正十二年 (1352) 复置。十五年 (1355) 改为盘顺军民安抚司。
即土墱城。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三十五里盘道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4:代州崞县有“土墱”寨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),契丹寇代州,循胡卢河南而西,知州“张齐贤伏步卒二千于土墱寨,掩击,大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