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谷水
在今陕西宝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 箕谷水 “出箕谷中,北流入渭”。
在今陕西宝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 箕谷水 “出箕谷中,北流入渭”。
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康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余干县: 康山镇 “在县西康郎山上。有巡司,隆庆中废”。
藏语音译名。亦作朵·甘思。大体上当今青海、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、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。明代置朵·甘都指挥使司管辖。
古地区名。从五代至宋、金,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、军都山、燕山迤南地区,统称为山前。初无确定的地域,至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后,才有山前八州的名目。北宋末年所称山前,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,当
亦作石湖塘。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石湖荡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图舆图》娄县图:西有石湖塘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松江县西有“石湖荡镇”。
约在今江苏南部太湖附近。《越绝书》卷2:“秦余杭山者,越王栖吴夫差山也,去县五十里,山有湖水,近太湖。”《吴越春秋》卷5:“越王乃葬吴王以礼,于秦余杭山卑犹。”或说在今浙江德清县西武康附近。
①即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。驻地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。②1949年以喀尔喀右翼旗改称,属乌兰察布盟。驻地在昌汗厚(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查干哈达苏木)。1952年与
亦作谭巴墟。即今广东吴川市东覃巴镇。清光绪 《茂名县志》 卷2: “南之东,百四十里谭巴墟。”
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鸡止崖“在荣经县西二十五里。本名栖止,其岩临大关山之险,至此路方平坦,肩担背负者皆栖止于此,故名。《寰宇记》又名鸡心山,盖传写之讹”。
在今江西龙南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龙南县: 障川山 “在县东百里。一名水口山。怪石磊落,麓盘三江之口”。
亦名佛龛山。在今四川仁寿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佛岩山“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。其岩有石佛像。绍兴中,尝见毫光圆相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佛岩山“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。一名佛龛山。有唐欧阳询书磨岩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