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庙儿
一名红庙子。即新疆乌鲁木齐之俗称。清祁韵士《万里行程记》:迪化州“即乌鲁木奇,俗呼为红庙儿,以僧寺居红山嘴之上,红泥垩壁故也”。又《西域释地》:“红山(乌鲁木奇)城东南三里。山色皆赤,上建玉皇庙,以赤土垩壁,故俗呼乌鲁木齐为红庙子。”
一名红庙子。即新疆乌鲁木齐之俗称。清祁韵士《万里行程记》:迪化州“即乌鲁木奇,俗呼为红庙儿,以僧寺居红山嘴之上,红泥垩壁故也”。又《西域释地》:“红山(乌鲁木奇)城东南三里。山色皆赤,上建玉皇庙,以赤土垩壁,故俗呼乌鲁木齐为红庙子。”
又作毕新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比金河注入乌苏里江口北岸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毕新河注入乌苏里江口有“毕新噶珊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乌苏里江东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“毕新”。清
自奉天(今辽宁)开原老城西南石家台,东至西丰。长63.7公里。1925年动工修筑,1927年建成。1945年被拆除。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。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。
亦名点心山、观音坡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万年寺北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上:“同行则用山中梯轿,出白水寺侧门,便登点心山。言峻甚,足膝点于心胸。” 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7峨眉县: 观心
1934年合金河、平河二设治区置,各取一字为县名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。1985年改设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以金河、平河两设治局合置,治今云南省金平苗族瑶
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屯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 顺阳溪 “在县西北六十里。顺阳乡、县以此名。源出建宁府建阳县界,东南流,至白芒畲,始通小舟。县西有沙溪,自邵武县流入; 西北有密溪,自瓯宁县流入,
在今广西桂林市南四十里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①北宋置,属浦城县。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。②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临江在 “监西五十里”。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,属丰都县。即今四川垫江县,
亦作富儿见河。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阿凌达河。为松花江支流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松花江 “西有富儿见河,自西北来注之”。
①又名狗山。在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西。《清一统志· 广平府二》: 狗山 “今名娄山”。②在今山西洪洞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洪洞县: 娄山 “在县西三十里,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”。③一名大楼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