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辩县
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属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。属禺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北流县。
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属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。属禺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北流县。
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北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东晋隆安初, 吕光伐乞伏乾归,攻金城。乞伏乾归率军救之。“光又遣其将梁恭、金石生以甲卒万余出阳武下峡,与秦州刺史没奕于攻其东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靖远县境黄河上。
西汉初为长修侯国,后改为长修县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泉掌镇。东汉废。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年)封杜恬为长修侯,武帝元封四年(前107年)侯相夫坐事,国除为县。治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泽掌镇。
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攸传》: 建安十年 (205),冀州平,荀攸 “封陵树亭侯”。在今河南省尉氏县东北。东汉建安中,曹操封荀攸为陵树亭侯于此。
明弘治间降忻城县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忻城县。1928年升为忻城县。
本春秋鄅国,后入鲁为启阳邑。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鄅古城。《春秋》:哀公三年(前492),“季孙斯、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”。杜注:“今琅邪开阳县。”战国属楚。《荀子》:“楚有启阳。”西汉置县。春秋鄅国都
即今江苏赣榆县西南欢墩镇。清光绪《赣榆县志》卷3:“又西去治七十里欢墩埠镇。”
清顺治七年 (1650) 置,为科尔沁六旗之一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双和尔山 (一作济尔哈朗图,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)。1914年划归奉天省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伪满时属兴安南省
明万历二年 (1574) 建,即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。清改为保安营。1931年于此置同仁县。后同仁县迁治隆务镇。
在今山西昔阳县西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县有沾岭。《水经·清漳水注》: “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,俗谓之沾山。”
明置, 在今广西昭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石仁堡“其相近为东西两营。《志》云:县有上永、藤湾、明源口等村,清瑶僮环县四列,而东营、西营、石仁等堡为戍守要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