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卢忽儿河
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之巴拉嘎尔郭勒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 “当以胡卢忽儿河北为邻,按赤台为界。”
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东巴拉嘎尔高勒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,分赐按陈弟册以胡卢忽儿河北为邻,按赤台为界。
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之巴拉嘎尔郭勒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 “当以胡卢忽儿河北为邻,按赤台为界。”
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东巴拉嘎尔高勒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,分赐按陈弟册以胡卢忽儿河北为邻,按赤台为界。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东汉废。
在今湖北郧县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自北京西南卢沟桥向东至丰台。长10公里。为卢汉(后称京汉)铁路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
全称栖霞寺舍利塔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栖霞寺东侧。建于隋仁寿元年 (601),但从塔上浮雕看,为南唐重修的遗物。塔八面五层,高约15米,全部用细致的灰白石构成,仿木结构。底座是宽敞的台基,台基上为
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。自东汉至唐贞元初,松阳县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旧市,“《志》云,县治故址也”。村名。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。属翰林镇。人口450。明末,龙姓曾在此置居。当时设市
亦名大肚川。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。清宣统元年(1909)曾于此置珲南直隶厅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禺州置,治所峨石县 (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、陆川县北部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禺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禺州置,治峨石县(今广西北流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礼乐滩。1935年命名卢滩。1947年改名礼乐滩。
①在今天津市海河西岸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76:“七里海在宁河西南宝坻县东南天津之东。《明实录》:七里海计二百二十五里,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。其西接塌定河,北承后海,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,又北为香油淀
一作鵶山。在今安徽宁国县境。《寰宇记》卷103宁国县: “鵶山出茶,尤为时贵。《茶经》 云,味与蕲州同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谓鸦山 “在宁国县西北三十里”。《旧志》 多沿此说,并称接广德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