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子崖
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抚司: 胡子崖 “在司北百里。崖下路通司治,行者过此,有水自崖悬流,可以济渴”。
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抚司: 胡子崖 “在司北百里。崖下路通司治,行者过此,有水自崖悬流,可以济渴”。
又作皂角镇。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北皂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皂角市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有皂角渡。地据高阜,当三府四县之交。居民错杂,商贾辐聚,防御最切”。
今浙江嘉兴市别称。三国吴时有嘉禾生于此。北宋政和七年 (1117) 以嘉禾为秀州之郡额,以备封爵。
①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五十里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穿山 “中有石洞,前后通彻,故名。《临海记》 曰: 海虞县穿山下有洞穴,高十余丈,昔有海行者,举帆经其中。今考其洞,上犹通人往来,其下为地去海已
春秋时鲁地。一作泥母。故址即今山东鱼台县治(谷亭镇)。《春秋》:僖公七年(前653),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世子款、郑世子华盟于宁母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谓谷亭镇即“春秋时之宁母亭也”。
东汉灵帝时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西南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昌州。八年省入建昌县。1914年改建昌县复置,属江西浔阳道。治所在今永修县西北艾城。192
在河北易县西北,近西陵。京汉铁路新易支线通此。
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龙洞渠“明成化初,巡抚项忠,于元时王御史石渠之北,凿小龙山、大龙山腹里许为洞,下属白渠,名曰广惠渠,功巨费广,历余子俊、阮勤,凡二十年,始踵成之。正德
南朝梁武帝改临海郡置,属东扬州。治所在章安县(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椒江北岸之章安镇)。辖境当今浙江临海、台州二市及天台、仙居、宁海、三门、温岭五县地。寻复改临海郡。南朝梁以临海郡改名,治章安县(今浙江台
从辽宁锦州至朝阳北票 (今北票市)。长113公里。为京奉铁路支线。1921年动工修筑,1927年建成。今为锦承线的一段。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阿西茸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洪武二十一年(1388),“朶贡生番则路、南向等引草地生番千余人寇潘州阿昔洞长官司,杀伤人口”。即此。后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