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尼特部

苏尼特部

明、清蒙古部名。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。明中后期属大汗直辖之察哈尔万户,由博迪汗次子库克齐图墨尔根(明译可可出大台吉)统领,号所部曰苏尼特;其孙绰尔衮居西路,塔巴海居东路,因不堪林丹汗压迫,投依漠北喀尔喀部。后金崇德间,绰尔衮子素塞、塔巴海子腾机思先后率部归附,编为二旗。崇德六年(1641)授腾机思为扎萨克多罗郡王,编所部为一旗,即苏尼特左翼旗。旗地在库尔察罕泊(今查干诺尔)西和西北,约当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。七年(1642),授素塞为扎萨克多罗郡王,编所部为一旗,即苏尼特右翼旗,旗地在左旗之西,锡林郭勒盟最西境,约当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劳县

    唐置,属抚水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。元废。古县名。唐、宋羁縻县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南。属羁縻环州。宋属羁縻宜州。元废。

  • 邬城泊

    即古昭余祁泽。又名邬泽、蒿泽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,跨介休县界。《元和志》卷13介休县:邬城泊“在县东北二十六里。《周礼》‘并州之薮曰昭余祁’,即邬城泊也”。即“昭余祁”。

  • 阆州

    唐先天二年 (713) 避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: “取郡西南阆山为名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“取阆水以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

  • 包子寺寨

    亦作牟尼包座寺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牟尼乡南包座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包子寺寨土千户。

  • 武进郡

    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改邓宁郡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尚安县 (今四川南坪县西北)。后改为尚安郡。

  • 王充墓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四十八里浜笕乡乌石山。王充(27—约97)字仲任。会稽上虞人。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。永元中卒,营葬于此。今存清咸丰五年(1855)林鼎臣、谢简廷所立“汉王仲任先生充之墓”石碑。1981

  • 盘崖山

    在今河北阳原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 盘崖山“在顺圣西城北十五里。山高险”。

  • 汉武台

    即望海台。汉武帝时置,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清河“枝津右出焉,东径汉武帝故台北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,南北有二台,相去六十里。基高六十丈,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”。又

  • 昙厂场

    即今贵州仁怀县南坛厂镇。清道光 《遵义府志》 卷6仁怀县: 昙厂场在 “城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宛陵县

    西汉初置,属鄣郡。元封二年 (前109)为丹阳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。西晋为宣城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宣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汉初置,治今安徽省宣城市。隋改名宣城县。汉为丹阳郡治;西晋以后为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