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城
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边。《晋书·王濬传》: 太康元年 (280) 伐吴,沿长江而下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边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王濬伐吴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,即此。
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边。《晋书·王濬传》: 太康元年 (280) 伐吴,沿长江而下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边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王濬伐吴,“克荆门、夷道二城”,即此。
在今广西武鸣县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为金代皇家御园。在金中都城(今北京市)皇城北部偏西。《金史·章宗纪》 载:明昌五年(1194)四月,“幸北苑”。
亦名高骊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延陵县有句骊山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境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今河南省潢川县西。辖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,北齐废。
即越城岭。为五岭之一,在今广西全州、资源之间。
一名薛举城。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保定县:折墌故城,“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,隋末薛举屯据于此城,举死仁杲复窃据,武德元年讨平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泾州:折墌城“亦曰薛举城。唐初薛
即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枷板河东、松花江南岸新甸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6: 宾州厅东北 “一百五里新甸屯。即顺兴福屯,有松花江渡口,通黑龙江呼兰厅路”。(1)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2
在今四川理县西境邛崃山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6维川郡:“西南到白狗岭六十二里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48威州:白狗岭“与雪山相连”。
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四十里西村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5:宜春县西有西村。民国《宜春县志》卷11:西村市“物产繁滋,户口稠密,为西部贸易中心”。
①殷、周国名。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。《尚书· 牧誓》: “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卢、彭、濮人。” 孔传: “庸在汉江之南。” 公元前611年灭于楚,于此置上庸县。②即鄘。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。《汉书· 地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