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葛仙山

葛仙山

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靖安县: 葛仙山 “在县西北二十三里。云即葛洪也。上有葛仙巷、练丹坛,岭有金钟,每遇风雨晦螟则有声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 葛仙山 “明正德间,土寇胡雷二立寨山上,即玛瑙崖是也”。

②在今江西铅山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1广信府: 葛仙山,“吴葛玄修炼于此。上有炼丹坛及龙井,井傍有试剑石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 葛仙山“在铅山县南五十里,周八十里,为县之望。有石磴纡折,上有仙坛、龙井”。

③即葛璝山。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彭州: 葛仙山 “有崇真观。在濛阳北四十里。二十四化之第五化地。葛仙翁璝、杨仙翁升贤于此得道。大同中,蒲仙翁高远复于此白日上升。梁武帝钖名上清观。刘孝先作碑以记其事。按 《成都记》: 韦皋梦神人谓曰: 异日富贵无忘葛璝也。后尹成都再梦,乃复新观宇。化之东有明月宫、千人龛、洞穴八十一所及二十四峰。有韦皋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彭县: 葛仙山 “在县北四十里。《云笈七籤》云: 山有二十四峰,八十一洞,亦曰葛璝山,道家谓之阳平化”。

④在今四川荣昌县东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昌元县: “葛仙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61昌州: 葛仙山,“ 《图经》: 在昌元县百余里。其山下临中江,上干霄汉。以葛仙翁居,因名。山有炼药岩、洗药池、甘露茶、仙茅草、打子石,俗谓掷石而住,其兆得男”。

⑤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北庙坝镇境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葛仙山 “在富顺县东北七十里。上有清泉。相传葛仙翁尝憩此,故名”。山麓石壁有宋刻“葛仙山” 三大字。磨崖造像数百尊。山前尚存唐、宋石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坡市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》:阴坡市“在衡阳县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氐道

    西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陇西郡氐道:颜师古注曰:“氐,夷种名也。氐之所居, 故曰氐道。”西晋废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礼县西北。属陇西郡。因其地为氐族所居,故名。景帝时,

  • 小高桥

    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小高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西昌县:小高桥铺“在县南一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汾河

    源出今河南商水县西,东南流经项城县南,至沈丘县南入濄河(今泉河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陈州府淮宁县:“汾河自商水流入县西南,又东入项城。”汾河为今泉河上源之一。古称汾水。黄河第二大支流。在山西省中部。《

  • 沙丘宫

    即沙丘台。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八里大平台。为殷纣所筑。赵迁都邯郸后扩建为行宫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载:惠文王四年(前295), “主父(武灵王)及王游沙丘,异宫,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,诈以主父令召王

  • 黄谷畈村

   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三十六里。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设此。

  • 百人矶镇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汉南区长江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汉阳县:“西南有百人矶镇巡检司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阳县“新滩镇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百人矶镇在府南六十里。今迁置巡检司于东江脑。”

  • 万安军

    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万安州置,治所在万宁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)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废。十三年(1143)复置,治所在万安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万宁、陵水二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

  • 滚泊

    亦作衮泊。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苏尼特部》: 滚泊 “在左翼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张广才岭

    又作天门岭、嵩岭、长岭。在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。清萨英额《吉林外纪》卷2:“昔有民人张广财在此开设旅店,行者遂以名岭。”又称小白山。在黑龙江省东南部,南延至吉林省境。属长白山脉。东北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