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关
①即蒲津关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 唐宝应元年 (672),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,“可汗欲自蒲关入”。
②亦曰蒲蛮关。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三十五里。明洪武初,建金齿巡司于此。后省。
即“蒲津关”。
①即蒲津关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 唐宝应元年 (672),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,“可汗欲自蒲关入”。
②亦曰蒲蛮关。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三十五里。明洪武初,建金齿巡司于此。后省。
即“蒲津关”。
今河南荥阳市北广武北古黄河南岸堤埽。为宋代黄河险工段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:元丰五年(1082)十月,“提举汴河堤岸司言:‘洛口广武埽大河水涨,塌岸,坏下牐斗门,万一入汴,人力无以支梧。密迩都城,可不深
①东晋义熙中侨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升城(今山东长清县东北)。南朝宋为太原郡治。北魏为东太原郡治。北齐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汝南、太原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阜南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③隋开皇十年(590)改晋阳县置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7吉阳军: 石船 “在南岭之南,距海数步,长丈余,如舟然。旁有峻峰。名试剑峰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崖州: 试剑峰 “在崖州南二十里海滨。山有巨石
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 “郭方堡”条下:北漳堡“在(成安)县西北十二里”。
在今山西河津市。《旧唐书·隐逸传》:王绩“尝躬耕于东皋,故时人号东皋子”。
①一名郫邵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。《左传》: 文公六年 (前621),“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,赵孟使杀诸郫”。②古蜀国杜宇都城,俗传为杜鹃城。在今四川郫县北一里。《文选》 张衡 《
①四川岷江的别称。指今都江堰市至新津县段之岷江。清李元 《蜀水经》 卷2: “皂江东南分支为沙沟河。又东分支为北江河,又东分支为洋马河,又东分支为金马河,又东分支为石鱼河,其正流经崇庆州北为à
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淯阳郡置,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三年(563)废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置,治黄土县(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入汉水东岸)。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。次年废。
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。西汉改为鄄城县。东汉亦作甄城县。《后汉书·荀或传》: 兴平元年 (194),“曹操东击陶谦,使或守甄城,任以留事”。唐李贤注: “县名,属济阴郡,今濮州县也。
北魏世祖时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。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改为五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世祖时置,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属五城郡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改名五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