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婆岭
亦作蒲婆岭、大雪山。指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、大白山。《新唐书· 吐蕃传上》: 开元二十六年 (738),剑南节度使王昱 “以剑南兵入攻安戎城,筑二少垒左右之,兵次蓬婆岭,输剑南粟饷军。吐蕃悉锐来救,昱大败,少垒皆没,士死凡数万”。杜甫 《奉和》 诗有 “更夺蓬婆雪外城”句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。杜甫诗:“欲夺蓬婆雪外城。”即此。
亦作蒲婆岭、大雪山。指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、大白山。《新唐书· 吐蕃传上》: 开元二十六年 (738),剑南节度使王昱 “以剑南兵入攻安戎城,筑二少垒左右之,兵次蓬婆岭,输剑南粟饷军。吐蕃悉锐来救,昱大败,少垒皆没,士死凡数万”。杜甫 《奉和》 诗有 “更夺蓬婆雪外城”句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。杜甫诗:“欲夺蓬婆雪外城。”即此。
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苌举县 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因水盘曲为名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北周废。北魏置,治苌举县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、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属东益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略阳县西
北周保定元年 (561) 置,为洮州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(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)。唐贞观四年 (631) 移治故洪和城 (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),寻废。古县名。北周保定元年(561年)
①北宋咸平五年 (1002) 置,属开封府。治所即今河南通许县。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为通许县。②辽开泰中置,为咸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。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为平郭县。元
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部。旗府驻地在今俄罗斯克孜尔一奥尔达州巴耳加津一带。古旗名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置。为唐努乌梁海所属五旗之一。驻地在今俄罗斯克孜尔-奥尔达州巴耳加津一带。宣统三年(19
①唐置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。其地连山带谷,夹涧临溪,倚险接关,恃为控御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安禄山反,罗凤因之取巂州,会同军据清溪关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四
即今新疆新和县。1922年置县佐于此。1930年改置托克苏县。1941年改名新和县。
东魏置,即今河南宜阳县西二十四里柳泉乡。《周书·司马裔传》: 大统十三年 (547),“攻拔东魏平齐、柳泉、蓼坞三城”。
简称陕西布政使司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置,有左右二使,治所皆在西安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、宁夏、甘肃三省区及青海东部。清康熙二年(1663) 移右布政使治巩昌府
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北,为藏北三十九族中之二族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上多尔树、下多尔树族“百长一员,住牧年绒地方”。位居类乌齐之北者为上多尔树族,西北者为下多尔树族。
在今江西瑞金市北六十里。是瑞金通往宁都的必经之地。1929年2月,毛泽东、朱德和陈毅亲自部署和指挥红四军在此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,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以来的首次大捷。毛泽东为此写下《菩萨蛮·大柏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