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溪岩
即今福建仙游县北菜溪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5兴化军 《景物下》: 蔡溪岩 “在兴化县西六十里。陈易隐居之所。易不下山者五十年,崇宁初召,不肯起”。
即今福建仙游县北菜溪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5兴化军 《景物下》: 蔡溪岩 “在兴化县西六十里。陈易隐居之所。易不下山者五十年,崇宁初召,不肯起”。
①东魏武定八年 (549) 改盱眙郡置,治所在下相县 (今江苏宿迁市西南古城)。寻废。②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改宁巴郡置,为迁州治。治所在石鼓县 (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西
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。《新唐书·明皇纪》:天宝十五载(756),帝幸蜀,“次马嵬……赐贵妃杨氏死”。即此。郑畋有《马嵬坡》诗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”皆指此。在
明洪武中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南。天启间废。
①在今浙江萧山市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余暨县: “萧山,潘水所出,东入海。”萧山县以此得名。②在今河南内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内乡县 “熊耳山” 条下: “萧山在县东二十五里。上有萧王庙。
古国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海岸之马辰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:文郎马神“文郎马神国以木为城,城只一半,余半皆山也”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作马神。
在今宁夏平罗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灵武营“在镇北百里。正统十一年建营于此,为北面之蔽”。
元、明、清时代均在西藏阿里境内。《清一统志 ·西藏》 阿里诸城: 拉达克城 “在喇萨西南三千七百五十余里。其所属有札石刚、丁木刚、喀式三城”。在克什米尔,今名列城。清道光二十六年 (1846) 英国侵
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新平县:古斯拉克(庄)在“城东南四百四十里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西北。为江防要地。原名大城港,后改大胜港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元至正二十年(1360),陈友谅攻应天,“杨璟屯大胜港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板桥镇西北。合板桥、新林等浦入江处,
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楠梓区。清康熙间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2: 凤山县有 “楠仔坑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