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京

西京

①东汉迁都洛阳后,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,又引申为称东汉为东京,西汉为西京。张衡有《西京赋》。

②隋炀帝建雒阳为东京,因称长安为西京。

③唐显庆二年(657)以洛阳为东都,称长安为西都,亦名西京。天宝元年(742)定称西京,至德二年(757)改称中京。

④唐至德二年(757)收复两京,还都长安。因凤翔曾是肃宗的驻地,改为凤翔府,建号西京。上元元年(760)废京号。

⑤唐渤海国五京之一。在今朝鲜东北鸭绿江南岸惠山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“高丽故地为西京,曰鸭渌府。领神、桓、丰、正四州……鸭渌, 朝贡道也。”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渌州鸭渌府:“本高丽故国,渤海号西京鸭渌府。城高三丈, 广轮二十里。”

⑥唐代,南诏王寻阁勒(808—809)称阳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为西京。世隆改称中都。

⑦五代唐陪都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。同光元年(923)四月,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, 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,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。十一月复唐旧制,改西京为北京。

⑧五代晋改洛京为西京,在今河南洛阳市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:天福三年(938)十月,“其洛京改为西京”。后汉、后周、北宋皆以此为西京。

⑨辽重熙十三年(1044)升云州为大同府,建号西京。故址即今山西大同市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大同路。

⑩明崇祯十七年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占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建大西政权,名成都曰西京。清顺治三年(1646)撤销。

(11)明末李自成破西安,改为长安,号西京。


(1)西汉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,东汉都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),因称雒阳为东京,长安为西京。又指称西汉为西京,东汉为东京。(2)隋炀帝都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),因称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为西京。(3)唐显庆二年(657年),以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东都,因称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为西京,一称西都。天宝元年(742年)定称西京,至德二载(757年)改称中京。(4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收复两京,还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,因凤翔曾为肃宗驻地,改凤翔郡为凤翔府(治今陕西凤翔县),建号西京。上元元年(760年)废京号。(5)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,故址在今吉林省临江市,或说即今临江市西南鸭绿江南岸长城里。(6)南诏王寻阁劝时,以太和(指阳苴咩城,即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市)为西京,至世隆称帝(859年),改称中都。(7)五代后唐同光元年(923年)十一月复唐旧制,以京兆府(治今陕西西安市)为西京,至五代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罢京。(8)五代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迁都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,以其为东京开封府,改东都河南府为西京,历汉、周及北宋不改。(9)辽重熙十三年(1044年)升云州为大同府(治今山西大同市),建号西京。沿至金代不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厂

    即今河北青县北二十里马厂乡。清初为一小村落,光绪初置军营于此,遂为驻兵之地。民国《青县志》卷1:马厂“屹峙新减河与卫河交会之冲。东通渤海,北达津沽……地势雄壮,国防军驻之,北门锁钥也”。1917年清宣

  • 渠水

    ①即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之邗沟。起于今江苏扬州市南,引长江水北流,经高邮,东北流入射阳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江都县: “渠水首受江,北至射阳入湖。”②指狼汤渠 (即鸿沟)。《水经》 中有 《渠水篇》。(

  • 江水

   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。 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江水 “在兴国县北。 源出覆笥山, 东南流至方口,合方太水,又合宝石、早溪、鳌源、龙上、池源诸水,又南径县东,合黄田水,又南至东涧口与潋江

  • 盐札萨克旗

    和硕特北左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乌兰县北。后迁乌兰县东南。

  • 胶东道

    1914年由原胶东道袭置,属山东省。治福山县烟台 (今山东烟台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广饶、淄博市东部、青州、临朐、安丘、诸城、五莲、日照以东地区。1925年撤销,分置莱胶、东海、淄青三道。1913年2月

  • 宝庆府

    南宋宝庆元年 (1225) 升邵州置,治所在邵阳县 (今湖南邵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及新邵、邵东、新化等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升为宝庆路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改宝庆府。辖境扩大

  • 石都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州府澄迈县:“西北有澄迈巡检司,治石都。”

  • 纳米镇

    金置,属兰州阿干县。在今甘肃兰州市东。

  • 临颍驿

    在今河南临颍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临颍县: “临颍驿,今在县治西。明初置。”

  • 綦江长官司

    即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綦江县: “元綦江长官司,属播州。明玉珍改为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