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充县

西充县
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果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西充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西充县引《元和志》:“取西充山名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6西充县:“取后汉西充县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南充郡,乾元初复属果州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)属顺庆府。元属顺庆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入南充县,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顺庆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东北部、嘉陵江与涪江之间。属南充市。面积约 1106.6 平方千米。人口63.4万。辖15镇、2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晋城镇。隋南充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置西充县,属果州。因处于充国县之西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西充县:“唐武德四年以南充之地繁阔,故析西北之境以立此县,故曰西充。”南宋宝庆末属顺庆府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入南充县;十三年复置,属顺庆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嘉陵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。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。1968年属南充地区,1993年属南充市。地处盆中丘陵北部。主要有西充、龙滩等河,呈北南向流贯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,以产柑橘、蚕茧、棉花、辣椒著称。有天然气及盐矿。有缫丝、氮肥、丝绸、农机、食品等工业。渝南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凤凰山、将军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棘山

    在今河北赵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赵州:“平棘山有二: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,在城南者曰小平棘,皆去城百步许,山顶平而多棘,故以名山,汉又以山名县。”

  • 吴航头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驻地吴航镇。唐上元元年(760)长乐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黑水城

    ①北魏邓至羌建,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十里黑河乡 (头道城)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黑水“出羌中,西南径黑水城西,又西南入白水”。唐于此置黑水堡。②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——黑水镇燕军司治所,为西北部军事重

  • 少林寺

   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。相传为晋魏时建造,初名法兴寺,元改名栖云观,后改为少林寺。寺东有清泉水池,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,旁有“红龙池”三字, 为金大定七年(1167)刻石。寺前有菱角石

  • 恩平江

   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之锦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58恩州阳江县: 恩平江 “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,下入新会县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恩州阳江县有恩平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恩平县: “县南有恩平江。”

  • 河头溪

   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平和县: 河头溪 “在县治 (今九峰镇) 东南。源出大峰山。《志》 云,大峰山泉潢四注,画地成川。自正西出者,其下为粗溪,西经县治,曰河头溪。清濑可掬。西流至广

  • 石梁城

    ①在今河北廊坊市东南。唐武德中曾为安次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东安县:石梁城“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。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”。②在今江苏六合县西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太建五年(573)“南谯太守徐槾克石

  •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 魏策二》: 成恢谓韩王称,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成恢谓韩王称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

  • 库勒纳窝集

    在今吉林南部辉发河北,属吉林哈达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库勒纳窝集“在(吉林)城西南一百四十里,其南即长岭子。城西诸河多发源于此”。

  • 西陵峡

    ①长江三峡之一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。东起宜昌市西北南津关,西至秭归县香溪口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西陵峡。《宜都记》曰: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,至峡口一百许里,山水纡曲,而两岸高山重嶂,非日中夜半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