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卷县
西汉置,为日南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日南郡西捲县:“水入海,有竹,可为杖。”三国吴赤乌十一年(248)地入林邑国,名为区粟城。西晋复置,属日南郡。南朝宋为日南郡治。齐以后废。隋大业元年(605)复置,属荡州。三年属比景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卷,又作捲或倦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为日南郡治。三国吴改属日南郡。东晋后地入林邑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复置,不久又入林邑。
西汉置,为日南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西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日南郡西捲县:“水入海,有竹,可为杖。”三国吴赤乌十一年(248)地入林邑国,名为区粟城。西晋复置,属日南郡。南朝宋为日南郡治。齐以后废。隋大业元年(605)复置,属荡州。三年属比景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卷,又作捲或倦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为日南郡治。三国吴改属日南郡。东晋后地入林邑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复置,不久又入林邑。
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魏博帅田悦拒命,河东帅马隧“命大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”。胡三省注:“双冈在邯郸西北、临洺之西,亦名卢家疃。”即此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。《资治通
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八十里助马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助马堡在“府西北百里。嘉靖二十四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二里有奇”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助马路巡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九十九段隘在县西南六十里。”
北周废恒州为恒安镇,属朔州。隋属云内县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于此置北恒州,七年 (624)州废。
①即古水。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。 《明一统志》 卷72播州宣慰司: 洪江 “在宣慰司 (今遵义市) 东四十里。源出大楼山,合仁水入乌江”。②即今贵州施秉县南之清水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
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帽山在 “县西十五里。山形圆耸”。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太平府: 帽山 “在安平州治西北。以形似名”。③古岛屿名。即今印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晋书·慕容儁载记》: 儁 “宴群臣于蒲地,酒酣,赋诗,因读经史,语及周太子晋,潸然流涕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八年 (383) 肥水之战后慕容垂谋复燕,“遣田山如邺密告慕容农
①在今浙江平阳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平阳县:仙坛山“在县治东。上有平石,号仙坛,本名横奥,亦曰横屿,三国吴置横屿船屯,盖以山名”。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峄县:仙坛山在“县东北一
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(大阁镇)。清于此设巡检、把总驻守。1940年始为丰宁县治。
即今吉林珲春市东珲春河。源出珲春市东北通肯山,东南折而西南流,入图们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统门,浑蠢水之交乌古论部留可、诈都与苏滨水乌古论敌库德,起兵于米里迷石罕城。”古水名。蠢,又作疃。即今吉林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