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观星台

观星台

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告成镇。创建于元代初年,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观测建筑。当时由王恂、郭守敬主持,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,此台为观测中心。郭守敬曾在此测过晷景。台为砖石混合结构,平面呈方形,下大上小,高9.46米,连同明代在台顶增建的小室通高12.62米。台北设有两个对称的踏道口,可以登台眺望。台顶北部有瓦房一间,北壁中间砌成一个上下直通的凹形直槽,用以测量日影的“景表”表身。石圭(又叫量天尺)从凹槽下方自南向北由三十六方青石接连而成,长31.196米。其方位与今测子午方向相符。圭面刻有双股水道,水道南端有注水池,北端有泄水池,还刻有尺度,用以测量水准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南省登封市区东南告成镇北。创建于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由王恂、郭守敬主持,在全国建立的27个天文观测站中,此台为观测中心。现为仅存的一座。郭守敬曾在此测验过晷景。台为砖石混合结构,上小下大,平面为方形,高9.46米。连台顶明朝增建小室,通高12.62米。用于测日影和观测星象,还用以记时。为国内现存最古的天文台,世界重要的天文古迹。南20米处有唐开元十一年(723年)刻立的周公测景台石表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观 星 台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旺原集

    一作旺远镇。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。旧属福山县。民国 《福山县志稿》 卷1 《镇集》: 旺原集 “在县 (治今福山镇) 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玉门关

    亦名玉关。西汉武帝置,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。因古代西域玉石皆经此输入,故名。与其南边的阳关,同为汉时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,习称出玉门关为北道,出阳关为南道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西域本三十六

  • 东黄寺

   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。为清顺治八年(1651)敕建,名普静禅林,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。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,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。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
  • 西藏古地区名。《唐蕃会盟碑·碑阴 (藏文)》:“(吐蕃)南方之门、天竺,西方之大食,北方之突厥……”,此指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南境毗邻之门地区,在今西藏错那县以南的门达旺等喜马拉雅山麓之门域地

  • 石夷门

    又名石门。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。春秋时,吴拒越,垒石为门,谓之石夷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),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。相传

  • 松口盐务

    北宋置,属海阳县。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驿于此。

  • 刚平

    战国卫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筑刚平,卫无东野,刍牧薪采,莫敢闚东门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敬侯四年(前383)曰,“筑刚平以侵卫。五年,齐魏为卫攻赵,取我刚平”,即此。古

  • 阳阿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三十五里阳陵村。西晋废。十六国西燕复置,北魏太平真君中废,和平中又置阳阿县,属建兴郡。移治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。永安中属高都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汉置,治今

  • 人和驿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人和驿“在浦城县南乡人和里石陂街”。

  • 蒋陵

    又名西陵、孙陵。俗名松陵冈。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。又称吴大帝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90上元县: 吴大帝陵 “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。按 《丹阳记》: 蒋陵因山为名”。《晋书· 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