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谷口

谷口

①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南谷口村。元设谷口巡司于此。明正统间废。

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前秦符丕帅众三万自枋头将归邺城,与檀玄“战于谷口,玄兵败”。即此。

③亦名瓠口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醴泉县:“本汉谷口县地……当泾水出山之处,故谓之谷口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秦国“北有甘泉、谷口”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韩“使水工郑国间说秦,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,并北山东注洛”。《索隐》:“瓠口即谷口,乃《郊祀志》所谓‘寒门谷口’是也。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太始二年,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。引洛水,首起谷口,尾入栎阳,注渭中,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余顷, 因名曰白渠。”皆此。


(1)古邑名。即瓠口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。其地当泾水出山谷之口,故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范雎谓秦昭公曰:“大王之国,北有甘泉、谷口。”《史记·河渠书》:韩国水工郑国向秦王建议,“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,并北山东注洛。索隐:瓠口即谷口”,皆即此。西汉文帝时置谷口县。(2)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淇门渡西。东晋太元十年(385年)檀云为前秦苻坚战败于此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路中左翼右旗

   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。

  • 梁野山

    一名梁山。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梁野山(梁山顶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 《景物上》: 梁山“在武平县东三十里。嵯峨险峻,其形叠出耸云间,山上有仙岩、有天莲池、有覆釜石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卷47汀州府

  • 四牌寨

   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瓮安县“黄滩关”条下:四牌砦“旧播州叛苗所聚”。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总兵李应祥遣将蔡兆吉攻杨应龙,抵菁岗,至此。

  • 盈川山

   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洋水县: 盈川县 “以县南有盈川山为名”。

  • 路口栅

   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嵖岈山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十二年 (817),李愬遣董少玢等攻淮西吴元济,“少玢下马鞍山,拔路口栅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。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李愬讨吴元济,遣董少玢

  • 索克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:元朝设宣政院,在乌思 (即前藏) 置驿站七个,索克为其中之一,在今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境。见“索县(2)”。

  • 不思忒

    即今阿富汗西北部布斯特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不思忒”。

  • 九戍山

   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碧城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罗次县:九戍山“在县(今碧城镇)南五里。以九峰高起而名。一名九涌山”。

  • 林子营

    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 “本程乡等县豪居堡林子营。嘉靖三十八年,以险僻多盗,设通判驻守。” 嘉靖四十一年(1562) 于此置平远县。

  • 张家墟

    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张家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乐县图:东南有张家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