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卢军
唐神龙元年(705)置,治所在沙州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后废。
唐神龙元年(705)置,治所在沙州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后废。
又作毕歆河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9女直:必兴河等“凡五十八处, 自永乐年间俱来朝贡”。即此。
元至正二十六年 (1366) 朱元璋改杭州路置,治所在钱塘、仁和二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明初为浙江行省治,洪武九年 (1376) 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。清为浙江省治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海宁、余杭、富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望仙峰之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尚书山 “在太平县望仙乡东,高百仞。唐天宝中,有尚书忘姓氏,入此山隐遁,因此得名”。
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东莞县:三门海在“县西南六十里海中,有三洲,潮自东南来,至此分为三道,既而复合,因曰三门。《旧志》,县境海道之备,有南头、屯门、鸡栖、佛堂门、十字门、冷水
约当今塔吉克斯坦帕米尔西南之喷赤河。《新唐书·高仙芝传》: 天宝间,攻小勃律,“葱岭守捉又行二十余日至播密川,又二十余日至特勒满川,即五识匿国也”。
即达木蒙古。今西藏当雄县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物产》:“拉萨东北由哈拉乌苏至达木一带, 皆蒙古与霍耳人错居,不产五谷,惟藉牛羊。”
在今河北玉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玉田县:阳樊驿“旧在县西二十里。嘉靖二年迁于县之西关”。
明置,属直隶 (南京)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滁州: 滁州卫 “在州城内。洪武初,设守御千户所,寻改卫。领千户所五”。
清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杨武乡。后废。
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。始建于宋,为州城西通黟、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。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,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