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越王城

越王城

①辽置,属祖州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一》 祖州: “越王城,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、吐浑,俘其民放牧于此,因建城。”

②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十二里会稽山之阴。《左传》: 哀公元年 (前494),吴王夫差 “遂入越,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”,即在此处。

③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平越村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卷18: “阿顶山峰上有越王城,夏少康之后封于越,其支庶或居于此,城址犹在,又名平越城,下有平越村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0于潜县: “阿顶山在县 (今于潜镇) 东十五里。上有越王城。”

④故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49南昌府古迹: 越王城“在奉新县西五十里。相传越王勾践伐楚屯兵于此”。

⑤一名螺城。在今越南河内市北东英县古螺村。《隋书·刘方传》: “仁寿中,会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乱,据越王故城,遣其兄子大权据龙编城,其别师李普鼎据乌延城。”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8越王城,“又名螺城,以其屈曲如螺。古安阳王所筑,安阳王旧都越地,故又称越王城。城中安阳王宫故址尚存”。


(1)契丹阿保机伯父于越王释鲁西伐党项、吐谷浑,俘其民建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哈达苏木白音戈洛河上游北岸。金废。(2)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厢湖镇瓦窑村城山之巅。当地称越王台。沿村后小道拾级而上,北望钱塘江,北面山下为白马湖,四周景观宜人,地势险要。整个城垣平面略呈梯形,内凹似盆地,南北长250~280米,东西宽60~120米。城墙利用山脊的自然走向用泥土夯筑而成,底宽6~8米,上宽1~2米,残高3~5米,北城墙中段凹处用块石垒筑。外壁陡峭,内壁平缓,城墙四隅有高大的台地,可能为当时的重要军事设施,相传越王勾践在此屯兵御吴国来犯,立城而守。(3)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上。传春秋时吴军围越王勾践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莒北县

    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莒县、诸城二县析置,治贾悦 (今山东诸城市西贾悦镇)。1950年1月撤销,并入诸城、五莲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莒县北部和诸城县西北部析置,治今诸城市贾悦

  • 朱马河

    在今河南上蔡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上蔡县:朱马河,“《志》云,有二:一在县西二十七里;一在县东二十七里,俱东合戚桥河,至新蔡三义河入于汝”。

  • 塔尔齐山

   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塔尔齐山 “其上多铁。有水焉,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
  • 雪宫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。《孟子· 梁惠王》: “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10青州临淄县: “齐雪宫故址在县东北六里。《晏子春秋》 所谓齐侯见晏子于雪宫也。”

  • 白羊陂

    即白杨陂。在今河南��县东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“睢水又东,径雍丘县故城北, 睢水又东……水积成湖,俗谓之白羊陂。陂方四十里,右则姦梁陂水注之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7杞县:白杨

  • 梅回 (迴) 寨

    北宋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迷回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代州繁畤县有 “梅回” 寨,即此。

  • 清河县

    ①三国魏置,为清河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。西晋为清河国治。北魏为清河郡治。北齐改贝丘县。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改武城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。唐咸通元年(860) 移

  • 大通

    即今安徽淮南市大通街道办事处。淮南铁路在此有大八支线向西通八公山。

  • 颍川郡

    ①秦始皇十七年 (前230) 置,治所在阳翟县 (今河南禹州市)。西汉高帝五年 (前202) 改为韩国。六年 (前201) 复为颍川郡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、宝丰以东,尉氏、郾城以西,新密以南,叶县、舞

  • 飞越县

    唐仪凤二年(677)析汉源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以飞越岭为名。大足元年(701)属黎州。天宝初废。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天宝初废入汉源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