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济门
明南京城 (今江苏南京市) 城门名。在正阳门之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 中被拆除。
明南京城 (今江苏南京市) 城门名。在正阳门之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 中被拆除。
甬江上源之一。在今浙江奉化市、鄞县境内。源出今浙江奉化、余姚、嵊县交界处,东北斜贯奉化、鄞县,至宁波市与姚江汇合后为甬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波府奉化县: “北有奉化江,亦曰北渡江,又谓之剡溪。”甬江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雅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荥经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77荣经县: “因界内有荣经水口戍为名。” 元末废入严道县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) 复置。清属雅州府。《清史稿·偏图经》: 康熙
十六国后凉都城姑臧城(今甘肃武威市)西门。《晋书·吕纂载记》:吕纂“夜率壮士数百,逾北城,攻广夏门”,即此。
1935年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。1987年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。1988年划归海南省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陵水县南部析置,治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保城镇。后废置。1987年
又作和利县。唐显庆二年(657)析通轨县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。天宝初属江源郡,乾元初复属当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而废。古县名。唐显庆三年(658年)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。属当州。广
一名项公山。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尹公山“在县东三十五里。峰峦高耸”。
一名东山。即今福建莆田市北草堂山。1965年版《莆田县志》卷1地理志:“广业、广西两溪合流如漈,故名。”旁有西岩,为南宋史学家郑樵读书处,故世称郑樵为“夹漈先生”。古山名。又称东山。即今福建省莆田市北
即今陕西华县西赤水镇。唐为长安与洛阳间陆路交通重要驿站。罗邺有《春夜赤水驿旅怀》诗。即今陕西省华县西赤水镇。唐为长安与洛阳间陆路交通重要驿站。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西至长安,自华州(今华县)西
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九年(334),辽西鲜卑段兰等攻柳城,慕容皝遣慕容汗等救之,“与兰遇于牛尾谷,汗兵大败,死者大半”。胡三省注:“牛尾谷, 在柳城北。”即此。
即盂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哀公二十六年 (前469),“六子在唐盂,将盟之”。即“盂(3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