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城县
西晋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。寻废。唐贞元二十一年(805)改临汉县置,属襄州。治所在今襄阳县西北邓城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)属襄阳府。南宋绍兴七年(1137)废。
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。属襄阳郡。寻省。唐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移临汉县于古邓城,改名邓城县。属襄州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属襄阳府。南宋绍兴七年(1137年)省为镇。
西晋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。寻废。唐贞元二十一年(805)改临汉县置,属襄州。治所在今襄阳县西北邓城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)属襄阳府。南宋绍兴七年(1137)废。
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。属襄阳郡。寻省。唐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移临汉县于古邓城,改名邓城县。属襄州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属襄阳府。南宋绍兴七年(1137年)省为镇。
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黄山乡梁庄村,濒临杭州湾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“梁庄寨在县东北。嘉靖中,倭贼每于此登犯。” 嘉靖四十年 (1561) 移乍浦巡司于此。
北齐置,治所在石梁城(今江苏六合县西)。南朝陈废。北齐置,治瓦梁城(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)。南朝陈废。
唐永徽中改攑溪戍置,属龙门州(龙州)。在今四川平武县南九十里。后废。
即洪梅司。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巡司于梅关下,后迁于此。
在今四川越西县东普雄河岸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同治年间,越嶲彝民起事,周达武率兵镇压,“进驻保安,攻降浴马里、阿波落、跑马坪、燕麦厂,遂克普雄石城”。
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蔡山镇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9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胡世柏,人口3410。因山得名。1945年属蔡山乡。1949年设蔡山区,1958年改英雄公社
又作梁甫。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。东汉改为梁甫侯国。西晋复为梁父县。隋改属鲁郡。唐贞观元年 (627) 省入博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。属泰山郡。因境有梁父山,
又作塔尔哈。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置,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南他拉哈镇。《清 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多鼐站,又七十五里至塔勒哈站。”
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一带。一说在今惠东县东南平海镇一带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归善县有怀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归善县“归化山”条内:“《志》云,府南北三十里有怀安山。峰峦列峙,环抱郡城。一名
又名高陂水。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7城父县: “高陂,县南五十六里。周回四十三里,多鱼蚌菱芡之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