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郎山

郎山

①又名狼山。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“徐水东北屈径郎山,又屈径其山南。众岑竞举,若竖鸟翅,立石崭岩,亦如剑杪,极地险之崇峭。汉武之世,戾太子以巫蛊出奔,其子远遁斯山,故世有郎山之名。”

②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易水 “出代郡广昌县东南,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。台有三峰,甚为崇峻,腾云冠峰,高霞翼岭,岫壑冲深,含烟罩务。耆旧言: 燕昭王求仙处”。又 《滱水注》: “徐水东北屈径郎山,又屈径其山南,众岭竞举,若竖鸟翅,立石崭岩,亦如剑杪,极地险之崇峭。汉武之世,戾太子以巫蛊出奔,其子远遁斯山,故世有郎山之名。” 皆此。

③一名新山。即今安徽绩溪县东北王石山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郎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, 高二百三十仞, 周三里, 亦谓之郎㟳山。下有郎溪,驿路在焉。两傍有石道,长数百步,直下数百尺,名悲翠岩,不生草木,有类石洞云”。

④一名和龙山。即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殷家汇琅山岩。下有玉镜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南江又东与贵长池水合,水出县南郎山。” 即此。

⑤又名狼山。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八里。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 濄水 “又东南屈,径郎山南,山东有垂惠聚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亳州蒙城县“有狼山”。

⑥即郎亭山。在今湖北鄂州市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 武昌县: 郎山 “在樊山南。一名郎亭山。高八十丈,周十里,樊山之别也。《土俗编》 云: 郎山、樊山相接而中断,江上望如八字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浦镇

    即浦子口。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。

  • 乌充山

   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之东山。明、清称乌充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临安府:乌充山“在阿迷州东一十五里。又名东山,尝有鸟飞集其上。其西有禄丰山, 又其西有蓬和山,三山相连,环抱州治”。

  • 楠木坡

   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。清同治 《高县志》卷11: 楠木坡 “昔人多植楠木,故名。两山逼窄,坡岭横截,中一路径,左通龙塘,右达正州,最为要隘”。

  • 饮冰室

    梁启超书斋名。在今天津市河北区南部民族路中段西侧。1915年戊戌变法倡导人、近代学术思想家梁启超定居天津,在寓所旁建此书斋,取《庄子》“朝受命,夕饮冰”句而命名。为意式庭院。楼下有连三券式拱门和石柱,

  • 梁郡

    ①新莽始建国元年 (9) 改梁国置,治所在睢阳县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、虞城、民权、安徽砀山等县地。东汉建初四年 (79) 复为梁国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梁郡。西晋改为梁国。南朝

  • 昆水

    ①即今灰河。一名辉河。汝水支流。源出今河南鲁山县东南,东流经叶县南,至舞阳县北舞渡,北入汝水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鲁阳县: “又有昆水,东南至定陵入汝。” 《水经· 汝水注》: “昆水出鲁阳县唐山,东

  • 厹由

    或作仇由、仇犹。春秋、战国时国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半里。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游腾谓楚王曰:昔智伯欲伐厹由,遗之大钟,载以广车,因随入以兵,厹由卒亡,无备故也。”

  • 筼筜谷

    在今陕西洋县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洋县 “青谷” 条下: 筼筜谷 “谷多竹,因名”。宋文同筑亭其中,名曰披锦。苏轼有 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。

  • 东港

    ①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东港镇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下淡水巡司于此。②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阴县“西港”条下:“又县东五十里有东港,下流通汨水。”(1)古地名。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

  • 鸡宗关

    北宋熙宁九年(1076)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二里南新镇鸡宗山上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274:熙宁九年(1076),静州将杨文绪结连蕃部攻茂州,“茂州南有鸡宗关,路通永康军”。《宋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