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郑县

郑县

①春秋秦武公十一年 (前687) 灭郑国置,治所即今陕西华县。秦属内史。西汉属京兆尹。三国魏属京兆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元年 (440) 为华山郡治。孝昌二年 (526) 移治今华县西七里,属华山郡。北周移治今华县西南九里故县里。隋开皇三年 (583)还治今华县,属华州。大业初属京兆郡。义宁元年(617) 复为华山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华州治。垂拱元年 (685) 改为太州治,后复为华州治。乾宁四年(897) 为德兴府治。光化三年 (900) 复为华州治。元初省入华州。

②南朝宋置,属顺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。南齐属从阳郡。北魏废。西魏复置,不久改为清乡县。

③南齐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。后废。

④1913年改郑州直隶州置,属河南豫东道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。1914年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28年析城区置郑州市。1952年撤销,并入郑州市及新郑、中牟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春秋秦武公十一年(前68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华县。秦属内史。西汉属京兆尹。三国魏属京兆郡。北魏为东雍州及华州郡治。西魏为华州治。隋属京兆郡。唐复为华州治。元初废入华州。(2)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。属顺阳郡。北周改为清乡县。(2)旧县名。1913年由郑州直隶州改置,治今河南省郑州市城区。1948年迁岗杜(今河南郑州市东南)。1952年撤销,并入郑州市及新郑、中牟两县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家

    即今黑龙江呼兰县南徐家村。呼海铁路经此。

  • 了丝坡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68《关隘二》:了丝坡汛“在县西四十五里。旧设把总驻守”。

  • 水口街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七十八里水口镇。民国初有县丞驻此。1936年置水口镇,旋废。1984年复设水口镇。

  • 马厂

    即今河北青县北二十里马厂乡。清初为一小村落,光绪初置军营于此,遂为驻兵之地。民国《青县志》卷1:马厂“屹峙新减河与卫河交会之冲。东通渤海,北达津沽……地势雄壮,国防军驻之,北门锁钥也”。1917年清宣

  • 琏市镇

   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六十六里练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 “凌波塘” 条: “今 (练) 溪上有琏市镇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琏市镇 “元设巡司,后废,明洪武中复置,今因之”。

  • 黑石渡镇

    即今安徽霍山县西南淠河西岸黑石渡村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 “项家桥镇” 条下: “又黑石渡镇在县西二十里。” 同治三年 (1864) 太平军陈德才部与清僧格林沁部决战于此。在安徽省霍山县北部、东淠河西

  • 牧靡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 (前 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 “县、山并即草以立名。” 三国蜀改牧麻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境。属益州郡。三

  • 清平镇

    ①北宋初置,属盩厔县。即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。大观元年 (1107) 升为清平军。②元应昌县。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西南四里。明杨荣 《北征记》: 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五月,“丙申次清平

  • 环翠山

   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安庄卫: 环翠山 “在卫治北。林木四时苍翠”。

  • 亮马台 (臺)

    一作晾马台。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。清光绪 《丰镇县志书》 卷1: 亮马台 “距城一百二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