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源

金源

金国之别称。《金史· 地理志》 上京路:“金之旧土也。国言 ‘金’ 曰 ‘按出虎’,以按出虎水发源于此,故名金源。建国之号,盖取诸此。” 阿鲁图 《进金史表》: “维此金源,起于海裔。”


指女真族世居之地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上京路:“金之旧土也。国言‘金’曰‘按出虎’,以按出虎水(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)源于此,故名金源。国号盖取此。”阿鲁图《进金史表》:“惟此金源,起于海裔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山寺

    又名报宁禅寺。北宋置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半山寺,“半山报宁禅寺,王荆公故宅也。由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,故以半山为名。元丰七年公病既愈,乃请以宅为寺,因赐额为报宁禅寺”。《方

  • 三川口

    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。《宋史·石元孙传》:北宋康定元年(1040),“夏人寇延州,元孙与战于三川口,军败见执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北。北宋康定元年(1040年),刘平、石元孙为西夏所败,被俘于此。

  • 博勒集哈站

    又作博尔济哈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 置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2: “乌兰诺尔站东到呼兰,雍正十三年设六台。” 其中有 “博勒集哈”。

  • 十道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,依自然形势分全国为关内、河南、河东、河北、山南、陇右、淮南、江南、剑南、岭南等十道。开元以前,曾先后设置十道存抚使、巡察使、按察使等, 皆不久即罢。开元二十年(732)置十道采访

  • 舒勒河屯

   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舒乐村对岸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屯镇: “正东距 (三姓) 城四十八里舒勒河屯。” 即此。

  • 周家桥

    在今江苏洪泽县南二十里高桥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: 周家桥 “在府西南九十余里。北去高堰五十里。又南为翟家坝。淮水东溢,往往从此奔冲,为高、宝一带之患,堤防至切”。

  • 天泉池

    ①即天渊池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天泉池“宋元嘉二十三年凿,一名天渊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“华林园”条下:“《宫苑记》:天渊池亦曰天泉池。相传吴宝鼎中,于

  • 麻岭镇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乌氏

    春秋时西戎国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秦穆公得由余,西戎八国服于秦,故……岐、梁山、泾、漆之北有义渠、大荔、乌氏、朐衍之戎。”秦惠王时置乌氏县。

  • 利往桥

    即长桥。在今江苏吴江市东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19:利往桥“即吴江长桥也。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