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道
1913年依前杭嘉湖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杭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昱岭、分水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北地区及富春江南岸富阳东部地。1927年废。
1914年6月以清末杭嘉湖道区域置,治杭县(今浙江杭州市)。属浙江省。辖杭县、海宁、富阳、余杭、临安、於潜、新登、昌化、嘉兴、嘉善、海盐、崇德、平湖、桐乡、吴兴、长兴、德清、武康、安吉、孝丰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浙江省昱岭、分水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北地区。1927年废。
1913年依前杭嘉湖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杭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昱岭、分水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北地区及富春江南岸富阳东部地。1927年废。
1914年6月以清末杭嘉湖道区域置,治杭县(今浙江杭州市)。属浙江省。辖杭县、海宁、富阳、余杭、临安、於潜、新登、昌化、嘉兴、嘉善、海盐、崇德、平湖、桐乡、吴兴、长兴、德清、武康、安吉、孝丰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浙江省昱岭、分水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、杭州湾以北地区。1927年废。
在今云南云龙县东和平村(天耳井)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“诺邓盐井”条下:“大井,在(云龙)州东北三十七里。天耳井,在大井东三里。”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之东南。《吴地记》:横山有“晋门下侍郎陆云坟”,因名。清光绪《吴县志》卷40:陆墓山“在横山东南张家桥,俗称陆墓山。《卢志》、《旧经》误为陆士龙坟,今相传为陆机墓,皆非是也”。
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。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。
一作桃枝岭。又名桃花岭、冯公岭。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南三十里。《陈书·世祖纪》: 天嘉三年 (562) 三月庚寅,“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支岭”。即此。
在今安徽芜湖县 (湾沚镇) 西北。清康熙《太平府志》 卷4芜湖县: “易太圩,宋崇宁间属易俗乡十八九都。”北宋崇宁中筑,在今安徽省芜湖市(湾沚镇)西北。属芜湖县。
北宋置,属定边军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金废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。属定边军。金废。
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二十里卓克基乡西索村。初建于清乾隆年间,1912年扩建。后毁于火。1937年重建。为四合院式木石结构建筑,依山而建,面积为5400平方米。主楼为一底四层,高19.50米。左右为厢房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永兴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萧山县:“以县西一里萧山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越州。南宋属绍兴府。元属绍兴路。明、清时复属绍兴府。民国初
在今山西灵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灵石县:仁义河“在县南四十里。源出沁源县境。经尖阳山,民引渠以灌田,至仁义驿西南二十里而入于汾”。
①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治所在蒲子城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灵石、蒲县、乡宁、岚县、五寨等县以西地。孝昌时移治西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北齐改南朔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)又改浩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