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江
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醴陵县: 铁江 “源出攸县境,西北流入渌江。水滨石黑如铁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醴陵县: 铁江 “源出攸县境,西北流入渌江。水滨石黑如铁,因名”。
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北湖亭“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”。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。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。
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凯口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都匀卫: 凯阳山 “在平浪长官司西南六十里。山甚险峻,有寨在其上”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即凯口囤也。周围十余里,高四十丈,四壁斗绝,独一径尺许,盘旋而登
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为新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南四十里河市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0三冈县:“因邑界山有三陇为名。”西魏为新宁郡治。隋属通川郡。唐武德初属通州,天宝初属通川郡。乾元初复属通州。
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六十里桥圩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贵县图: 东南有桥墟。民国 《贵县志》 卷1: 桥墟 “今桥头乡南岸,最著名墟市,为四大墟之一”。
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,属蔡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。北宋复为褒信县。古县名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改褒信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。属蔡州。北宋复名褒信县。
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敖城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亦作濛州茶焙。北宋属剑浦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南剑州剑浦县: 有 “雷、大熟、濛州、游坑、汾常五茶焙”。
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城门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姚显 “遣射将孟钦等五人挑战于凉风门”,即此。
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,与抚宁县接界。明弘治中筑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卢龙县: 罗汉洞关,“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、罗汉洞,大掠郡境”。即此。